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在视察期间,他几次询问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对广东提出追赶亚洲“四小龙”的构想。他指出:“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广东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正式制定了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即“追龙”战略,并于1993年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为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中对于“追龙”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世纪90年代,广东主要以经济追赶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科技、整顿社会治安等。在经济领域,“追龙”战略经历了从总量追赶到质量追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外源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遇到困境,经济增长放缓。在进入21世纪之际,广东先后提出了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幸福广东”等,强调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追龙”战略从经济追赶走向全面追赶。1991~2010 年,广东GDP年均增速14.0%。但就人均GDP 而言,至2020年,广东乃至珠三角与亚洲“四小龙”仍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臧艳雨《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以“追龙”战略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广东提出“追龙”战略构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追龙”战略的主要特点,并谈谈其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初,中央决定派习仲勋主政广东。197867月,他推动广东全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面对群众贫困问题,他主张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生产搞上去,使经济繁荣起来,让外国人进来就看到社会主义的新气象。19794月,他向中央提出,利用广东毗邻港澳和重要侨乡的优势,建立“贸易合作区”,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视。邓小平要求广东大胆实验,创办“出口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经反复调研,习仲勋提出“出口特区”这一名称已不能满足特区发展,有必要改为“经济特区”,获得中央批准。此后,他还推动全国人大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一总体性立法,授权广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登记等单行法规。习仲勋后来回忆主政广东经历时,称自己当时的心情“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能先走一步,惧的是担子很重,又没有经验,但“我们确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习仲勋主政广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仲勋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仲勋主政广东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的一五计划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譬如,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以占基本建设总支出7.5%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国家在财力上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改善民生。“一五”时期,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国家财政收入共为1354.9亿元,国外贷款为36.4亿元,外债仅占总收入的2.7%。

——摘编自董志凯《“一五”计划与156项建设投资》

材料二   ……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增长的,奖金可以适当增加;未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适当减发或停发。

……企业内部使用奖金的形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记分发奖、浮动工资、计件超额工资等形式……要体现出鼓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奖励超额劳动的精神。……企业应按上级核定的比例,分别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企业发放奖金应从提取的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准挪用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发放奖金。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发放奖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式工业化的特点,并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角度来回答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八十年代国企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企改革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展示了19782010年乡镇企业在不同时期增加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19781983年:开始发展阶段;二、19841988年:异军突起阶段;三、19891991年:治理整顿阶段;四、19921996年:全面发展阶段;五、1997年以后:改制转型阶段。

——摘编自陈笑《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五个阶段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自拟题目,评析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求:题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文物的价值是文物最核心的属性,文物的价值解读是文物研究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代文物的价值
传统意义上,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可是对于现当代文物,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体现并不明显,还需要尝试拓宽价值解读路径。

上图为深圳博物馆藏“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2023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复核,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槌在新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过程中公 开使用。此拍卖槌是1987年香港测量师学会特意在英国定制,并在拍卖槌上镶铜牌、署名赠送给深圳,以示纪念。深圳许多土地制度均以香港为榜样学习和借鉴,深圳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基础也是香港土地批租制度。

——崔孝松《当代文物的价值探究——以深圳博物馆藏1987年深圳土地拍卖槌为例》

(1)为什么新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发生在深圳?
(2)对“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进行文物的价值解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的城镇化遵循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19781991年的缓慢推进、19922001年的由慢到快过渡、20022011年的快速推进、2012年至今的快速推进但速度放缓等阶段。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镇化推进模式。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长到8.13亿人,约占同期世界新增城镇人口的26%,对世界城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伴随城镇化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了从低水平到全覆盖、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的转型,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红键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960~1965年城镇化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024-04-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海南“老爸茶”店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老爸茶”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这种饮茶方式是琼籍华侨从东南亚带回海南的。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老爸茶店的前身——两式答店出现。海口吸引琼藉华侨回乡投资,从南洋各国归来的华侨带回资本的同时,也将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饮签习惯带回海南。他们陆续在今海口的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路等建起几条骑穆街,经营西式茶店。

改革开放前,西或茶店转为国营茶店。20世纪80年伐以来,个体经营茶店逐渐兴起,经营的品种更为丰富。

——摘编自李军《海南人爱喝的“老爸茶”,原来已有百余年历史》

(1)编写一幕发生在民国初年海南“老爸茶”店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海南“老爸茶”店的变化.说明海南“老爸茶”店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完成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铭《对外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简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