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开始全面启动现代化,其现代化模式具有五个特点:

特点含义
传导型现代化在外部刺激下进行的现代化
赶超型现代化充分了解现代化国家的先进与发达,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急于实现现代化
外部环境复杂发达国家已经确立了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国家主导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强
工业化为先导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变革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或两个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3-2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我国1950年至今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分期状况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起步阶段(19501957年)1957年城市化率达到15.39%
城市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前期城市化率由1957年的15.4%上升到1960年的19.7%;后来城市化率下降到1965年的17.74%
城市化停滞倒退阶段(19661977年)城市化率从1966年的17.86%下降到197717.55%,基本上处于逆城市化状态
改革开放时期恢复阶段(19791984年)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9.99%上升到1984年的23.01%
小城镇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4年)城市化率由1984年的23.01%提高到1994年的28.62%10年间提高了5.61个百分点
城市迅速发展阶段(1994年以来)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更大程度的重视,这时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化,各地纷纷建立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

——摘编自许迎春《中西城市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历史阶段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3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也是历史学科学习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学者搜集整理的1984年国内外部分企业的经营事迹。

人物企业事迹
王石深圳现代科教
展销中心(万科前身)
先收取内地需货企业货款的25%作为定金,然后向港商订货,按同样比
例付款给港商,待货到深圳后,买方付清余款提货
张瑞敏青岛日用电器厂
(“海尔”前身)
上任后制定13条规章制度;退出洗衣机市场转而生产电冰箱,并向青
岛市和轻工部申请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技术;下令将库房中积压的76
台残次冰箱砸成废铁
李经纬(广东)
三水县酒厂
与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运动饮料——健力宝,成为洛杉矶
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健力宝当年销售额达到345万元。此
15年间,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松下
幸之助
“松下”电器来华推销刚刚被日本工厂淘汰的彩电生产线。到1985年,中国一共引
进了105条日本的彩电生产线
德国大众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奠基,桑塔纳汽车组装成功
(中国)四通公司
日本三井株式会社
合作开发中文文字处理机(“四通2400”),随后几年内风靡全国
上海邮电部门
法国阿尔卡特集团
联合创办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公司,是中国第一个研制生产程控电话交
换机的中外合资企业

——整理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概括上述材料中(局部或整体)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图

——据史晋川、李建琴《当代中国经济》


从上图中任意选取一个时间段,概括该时段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特征,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时间段明确,特征源自材料,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2-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联考一(启航卷)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上官敬芝 张蕙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轨迹研究》


上图反映了1978—2006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变化趋势。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2-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大众传媒与时代变迁】

大众传媒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覆盖面遍布全世界。自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邓小平多次登上《时代》的封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月19日,邓小平的硕大头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左下角注明:“周恩来的继承人:邓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标题则是:《中国:朋友还是敌人?》。

1978年12月25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写着: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显然这时美国已开始信任并欣赏这位新领导者了。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随后,刚过了一个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题目是《邓来了》。邓小平访美,在美国掀起了“中国热”。

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这是该周刊第二次把他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当时,被提出来的候选人物有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黑人主教图图,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以及美国总统里根。这时,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大力举荐邓小平,编辑们争论不休,……他们通过投票,选择邓小平为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1997年3月3日,邓小平头像第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这位东方巨人在《时代》周刊经历了“怀疑-认同-敬佩-期盼”的过程。美国人在缅怀这位巨人的离去时,也对未来的中国投注了另一份期盼,《时代》写下这样一个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大国?》

——摘编自《领导文萃》2008年第5期


(1)编写一幕发生在1986年1月《时代》编辑部围绕“年度风云人物”评选的对话场景。(要求:对话内容要紧扣当时中外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2)结合《时代》邓小平形象的变化,说明“大众传媒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2023-01-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得出我国人口迁移的某种趋势,并展开论述。(要求:信息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户藉制度
1949~1957户口登记制度正式确立,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每年都要进行户口登记。城乡户口由公安部门统一管理。对于人口的流动,没有明确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后登记即可在城市落户。这一时期,进城落户的农民达1500万人,中国城镇化率由10%增至15%
1958~1977城乡居民的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且居民不得随意迁徙,从农村迁往城镇或从小城镇迁往大城市均受到严格限制。同时,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粮食供应等社会福利均与户口桂钩,城市户口享受的社会福利远远优于农村户口。1961~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9.8%降至17.92%
1978~2012城市落户限制逐渐放宽,基本实现了小城镇的自由落户。部分社会福利,如住房、粮食供应等与户口脱钩,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无法落户的农民工也享有了所在城市的一些福利。到2012年,城市流动人口已增加至2.36亿,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2%

从表中任选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阶段的户籍制度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部分)。

第一展区   伟大的变革
第二展区   壮美篇章
第三展区   关键抉择
第四展区   历史巨变
第五展区   大国气象
第六展区   面向未来
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展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反映的历史事实进行合理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解释符合史实)
2022-12-19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质量巩固卷(老教材)历史试题
10 .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注:城市人口比重是指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提取两条我国城市化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16更新 | 30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