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我国“七五”计划规定五年计划是宏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主要依据;“八五”计划对改革开放总体部署做出规定;“九五”计划事实上取消了对工农业产品生产下达计划。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B.经济体制从微观干预转向宏观管理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D.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020-03-1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高三2020年3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 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家垄断外贸体制,中央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给地方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实行指令性、指导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1988 年后,开始实行外贸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1991 年以后,对外贸体制进行比较系统的改革。实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打破外贸专业化经营的界限,引进竞争机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商品范围;对部分外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

--佟家栋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
3 . 1979年10月,新中国第一家从事钢材等工业生产资料买卖的交易市场一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正式成立。1986年12月,国家批准在上海、天津、沈阳等市,由本地区的物资部门成立地方钢材市场。这一措施
A.增强了企业的活力B.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4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5 .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四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中涉及社会保障的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
2020-02-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表格是国企改革的五个历史阶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具有跳跃性,国家起主导作用B.具有连续性,市场起主导作用
C.既搞活了企业又没改变企业性质D.与农村经济改革及解放思想无关
7 . 如表是创刊于1981年的关于科技管理、创新、改革等动态的学术类核心期刊《科技管理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新时期
《科技管理研究》1981—2015年刊文关键词频次统计(前五名)
1981—1991年1992—2010年2011-2015年1981—2015年
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
科研单位108技术创新405技术创新166技术创新579
科技体制改革100对策250对策141对策391
科研成果82高校225影响因素130高校303
基础研究79自主创新198创新95创新279
科研管理78创新184产业集群95自主创新265

A.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B.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C.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发展D.对外开放助力经济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 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二1931年以后的10多年,由于日军疯狂侵华,荣氏企业遭到重创,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御日军的侵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毅仁遵循父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生产,为恢复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荣毅仁表率性地将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工商界的一面旗帜。1979年2月,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从国外吸收资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197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荣毅仁任董事长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摘编自袁正、夏波《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家族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贡献。
9 . “红梅”牌照相机曾风靡大半个中国。1981年,常州照相机总厂成立,职工超千人;1985年底,累计生产10个型号的产品共86.51万架;1988年,年产量曾一度达到21万架。由此推断,该品牌照相机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开工建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C.浦东新区的辐射作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