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

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

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三2007年6月,中国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它的定位表明:中国政府准备在法律的构建上直面当前劳资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它将成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强资本弱劳力的标志性拐点,通过国家意志力的形式,缔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还没实施,反对和要求修改的意见已经到处飞。

——2008.3《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法令?它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2)对于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将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3)面对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你认为是哪些历史原因造成的?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材料三和四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二者原因出现的本质差异。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

经济形式
所有制性质
地位
国家保护
国家政策
国家控制
1982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
监督
1988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引导
监督
监督和管理
1999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引导
监督和管理
2004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鼓励、支持和引导
依法监督和管理

上述表格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概括其中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
2017-11-22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2 第4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见图4)

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

——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下表中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间历史资料
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1992年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997年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1999年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省级联考】贵州省2019届高三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986—1992年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人民币:元)根据数据变化可推知,当时
A.城乡经济实现了协调性发展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成为必然D.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2020-10-1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力提升)
9 . 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10 . 改革开放后,股份制企业发展出现两个高潮时期,1989—1991年,股份制由“热”变“冷”,1991年,党和政府肯定了股份制并强调试点,中国又掀起了股份制发展高潮。这些变化
A.体现了乡镇企业兴衰的社会现象B.改变了当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反映了现代企业改革的探索历程D.推动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