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和管理的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2 . 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建厂后,一位干部说中国的汽水就能满足中国人民需要,喝可口可乐是卖国主义。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有害身体。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主权意识浓厚保护民族工业B.中国物产丰富可以自给自足
C.可口可乐质量低劣急需制止D.对外开放阻力重重任重道远
3 . 有学者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一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B.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 1985年,我国关税政策从“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1992年以后,启动了大幅度的自主降税进程,截止2001年,关税总水平由43.2%降至15.3%,降幅达65%。1985年以后我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国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

产品年份原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彩电
1978387543718
1997152111211

2我国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人均占有量

产品年份布(米)纸(kg纱(kg原煤(吨)原油(kg发电量(千瓦时)钢(kg水泥(kg
197811.544.592.490.65107.98268.3633.2468.23
199720.2322.224.551.12130.68923.1688.57416.02

——表1、表2均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表1、表2中反映的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入世前后中国钢铁业的显著变化及其成因。
6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有制变化情况。据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集体企业的数量变少而且效益下降B.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规模在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在不断缩小
7 . 下文是1982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
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
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
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8 . 下图反映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对外贸易额大幅上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了外贸发展
2022-02-08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加强计划管理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调动企业、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一决策
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C.推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