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宣传画可以侧面反映见证时代的发展变化。请欣赏下面的宣传画,以“发展-变化”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流畅,字数200字左右)

2024-05-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关于上述人口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群体构成单一稳定B.政治经济是流动的主要原因
C.主动、分散流动为主要形式D.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之一
2024-05-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深层次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B.公有制经济地位下降
C.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D.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4-05-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1983年4月,国务院开始推行利改税办法,国营企业能够分得一部分税后盈利,使它有可能用自己的资金进行企业的革新改造,增加集体福利设施和对有特殊贡献的职工多发一点奖金。这一措施(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B.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D.标志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4年1月10日,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正式开业。这个贸易中心是由重庆市一商业局系统的百货、纺织、针织、五金、交电、化工、储运等七个专业公司(站)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它打破了地区和行业界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无论省内外.全民、集体、个体均可入场交易。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的正式开业(     
A.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B.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D.配合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2024-05-11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内容涉及国内外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由一批当时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编写与翻译,上市后迅速一售而空,一年后再版增印发行。该丛书的出版(     
A.释放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B.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C.呼应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D.反映出科教兴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88年4月,深圳第一家企业股票挂牌上市。到1988年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1990年11—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这反映了我国(     
A.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B.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的一五计划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譬如,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以占基本建设总支出7.5%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国家在财力上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改善民生。“一五”时期,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国家财政收入共为1354.9亿元,国外贷款为36.4亿元,外债仅占总收入的2.7%。

——摘编自董志凯《“一五”计划与156项建设投资》

材料二   ……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增长的,奖金可以适当增加;未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适当减发或停发。

……企业内部使用奖金的形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记分发奖、浮动工资、计件超额工资等形式……要体现出鼓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奖励超额劳动的精神。……企业应按上级核定的比例,分别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企业发放奖金应从提取的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准挪用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发放奖金。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发放奖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式工业化的特点,并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角度来回答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八十年代国企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企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