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建国初期,我国实施“毕业分配制”,即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国家下拨的指标统一安排。1987年,我国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分配后被企业退回的“寒潮”;至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实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       
A.标志着单一经济结构开始解体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旨在推动国人就业观念的转型D.有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2013年,国有企业上缴国库3.6万亿元,占三大税种的60%。仅110家央企就贡献了2.8万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的46%。同年,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提供了12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约占劳动力市场新增就业岗位的90%。由这种状况可以推出(     
A.私营企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石B.国企是融入全球化的核心力量
C.经济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D.追求公平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2024-03-24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改编卷子)下图所示是1983年3月2日《人民日报》的版面截图。这反映出(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C.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D.对外开放层次的深化
2024-03-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1981~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变化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倍增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2024-03-20更新 | 371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八)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制在国有企业中广泛推行。如图所示是1988-1990年中国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亏损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B.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C.市场经济体制举步维艰D.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深
2024·云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1—1978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现收现付制”为特征,主要以企业为单位运行。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初期(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人数统计表

 

1978年

1983年

离休、退休退职人数

314万

1292万

离休、退休退职人数:在职职工人数

1:30.3

1:8.9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工资统计年鉴(1989)》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各地城镇职工收入差距缩小
C.原有养老保险模式亟待改革D.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2024-03-18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平罗中学、贺兰县第二高级中学、西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英国所得税才成了“经常税”。起初的征税原则是对所有收入统一征税,不作区分征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口中最富有的1%拥有55%的国民财富,他们的年收入至少是1000英镑,而英国人口中最贫穷的33%却只占有国民财富的1%。有鉴于此,英国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张采用累进税,以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和实现社会公平。1909年,财政大臣乔治在其“人民预算”中首次使用累进所得税,这意味着个人所得收入越多,所纳税率越高。

——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设性税制”改革》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所得税传入中国。1911年,清廷拟订《所得税章程草案》,未及推行。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所得税条例》,遭到商人的强烈反对。1929年,财政部聘请专家讨论税制,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与西方相距甚远,尚无开征所得税的基本条件。抗战全面爆发后,所得税作为战时财政的补充,全面开征已成定案,但因战乱遇到各种难题。近代中国所得税的实践,基本上是战时财政的实践,最终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和政权的瓦解而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

材料三   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

2006年,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增加全员全额扣缴中报的规定。

2008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8年,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摘编自高凤勤《中国税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所得税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谈谈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观察下图,它反映的主题内容是(  )

A.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8年7月,太平手袋厂——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在东莞太平镇诞生。太平手袋厂打破“大锅饭”的模式,采用按件计酬的分配方式,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其目的在于(     
A.确立市场经济体制B.推动外向经济发展
C.增加工厂生产效益D.响应改革开放号召
2024-03-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