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后,粤海关一口通商,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关税总额达84543379万两,年均1000多万两,较乾隆二十二年前关税增加了10倍以上,对外贸易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广东城西南的十三行街“为西洋诸国贸易之所”。广州城“人民富庶,埒于苏杭”,珠江“绕城东南入于大海”。

鸦片战争后,广州港海关自主权逐渐丧失,逐步沦为半殖民化的港口。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州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鸦片走私逐渐“合法化”,“猪仔”(华工)贸易逐渐猖獗,加上香港、上海等港口崛起,广州港外贸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

——据《清代海陆丝路进一步延伸——陆海交接与广州十三行兴盛》整理

材料二   1978年年底,中国内地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一德路开业;1980年10月,高第街成为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1981年4月开业的广州友谊超级商场,是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1987年,广州首次将市场的概念引进了就业制度,举办了全国首个劳务集市1987年11月25,全国第一家地方性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

——摘自《聚焦广州|近百项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细数广州“威水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并简析近代广州外贸中心地位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1987年广州经济领域突破性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取得这些“突破性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