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2-06-14更新 | 5367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上海与其所在的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风气发生巨变。富家讲究奢华,寒士也追赶时髦,一改清操自守的习惯。……思想界出现了非圣无法,倒翻千古是非而大胆怀疑的空气。以李赞为代表的自由倾向鲜明的知识分子,“偶为异说,破除名行”,“不遵孔子家法”,一时从之者甚众。被道学家深恶痛绝的“虚浮艳词”,“异调新声”,风靡一时,为百姓喜闻乐见。

——摘编自余从等编:《中国戏曲史略》

材料二 上海召开过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分别是中国领导人在APEC第九次领导人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室言。另一方面,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贫富差距仍然存在,“教字鸿沟”正在加深。今年以来,亚太地区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贸易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封影响。

——江泽民《江泽民在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四、“上海五国”进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周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区国家几年来合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应继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室言》(2001年5月26日)

材料三 今年提出要“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关起门来搞经济,而是为了使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是要以更高的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借助“双循环”,中国将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内外联动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陈元:《“双循环”是要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昆腔在明朝中后期发展的原因并说明魏良辅在昆曲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领导人在APEC第九次会议所确定的目标,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又提出了何种新理念。根据材料指出“上海精神”之下蕴含的国家间合作模式的特征。
(3)近现代上海以至于中国经济的变化都是国内、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释①民国初年上海地区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短暂的春天”的国内要素及其政治影响。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史实以及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内部循环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1-14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汉代,长江流域一直地广人稀,即使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农业发展仍然极为缓慢。直至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由北向南的跨流域人口迁移以后,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才随之展开。在水利建设、农具改进和劳动力增多的多重促进下,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极为迅速,至唐代中期即超越北方,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摘编自刘馨秋《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农业开发及土地利用方式》

材料二   孙中山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一个振兴国家的实业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发长江流域。他指出,“长江为全国中枢,关系极重”。《实业计划》里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共分五部,即:(一)东方大港;(二)整治扬子江水路及河岸;(三)建设内河商埠;(四)改良扬子江现存水路及运河;(五)创建大士敏土厂。

——摘编自雷浩《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1959年我国编制完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提出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系统规划。随着人们对流域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1990年,我国补充、修订原规划后出台《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提出长江流域重点解决防洪、航运、灌溉、引水、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等六方面的问题,并规划了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等一批主要工程项目。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长江开发思路。

——摘编自吴传清《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规划的演变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期后长江流域超越黄河流域成为经济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计划的特点,并说明该计划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发展规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0-12-26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立北平行省和北平布政司,对今京津冀一带实行管理。明迁都北京后,京师宫廷、百官及军队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及各类物资,主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而天津是重要的转运中心,水陆交通将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连通起来。为守卫京,清朝除在京津冀地区布防八旗兵外,还设立了正定镇、天津镇等七镇绿营兵。清雍正二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辖区包括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明清时期,今津冀一带有许多商人来家贩粮,北京也吸纳津冀之土特产等。《河间府志》老七记载,该地贩盐商人来自沧洲、天津,贩木材商人来自真定(今河北正定)。

——摘编自肖立车《明清时期的“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三:1981年,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随着长江三角洲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004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摘编自魏丽华《建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京津冀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领有史实依据。)

6 . 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制度化、体系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跨国公司、知识经济)

运用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概括该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作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08-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三轮复习第四次单元测试(三轮拉练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状况有几个典型特征:神经衰弱(心理病症)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很简单——现代文明;将写信、写日记、传记、自传、画肖像画视为天经地义的个性表达方式;把追求隐私作为孜孜以求的一个家庭生活目标。

——彼得·盖伊《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主要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销售人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将这个群体称为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崇尚闲暇、厌恶竞争、奉行消费主义。

材料四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文明给中产阶级造成精神压力的原因。思考这一时期英国中产阶级能够追求个性、注重隐私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况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新中产阶级崛起的关系。结合新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国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他工业国”贸易份额减少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
1978355167.6187.4-19.8
19852066.7808.91257.8-448.9
19883821.81766.72055.1-288.4
19917225.83827.13398.7428.4
199523499.912451.811048.11403.7
199726958.615152.811805.83347.0

——《中国统计年鉴(1998)》,620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认识。

2017-06-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友兰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卷
9 .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表明中国开始注重对外经济立法D.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的可信度
10 .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1)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概括材料三反映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京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近现代,这里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2) 从下图可知,天津是我国近代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该地区的近代工业是怎样兴起的?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的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要筛选、移植国外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要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满足人民需要;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2016-12-12更新 | 1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