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如图是开放的浦东局部图,它自开放以来创造了很多第一:  “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的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下列有关其创造多个第一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依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B.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C.充分利用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
D.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21-08-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侨乡的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不仅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而且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李万军等著《中华传统家谱文化常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2021-05-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未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材料二   下表为1970-1981年广交会春季与秋季展销数据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
成交额
(百万美元)
春季403505793138110971247133315471883243218982063
秋季5096951079296823642667292132304332514044084798

——摘编自罗秋菊等《会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加年代中期“广交会”折射的中国对外经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广交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1-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 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 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 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 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 1912 年到 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 投资 9500 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 1.3 亿元,8 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 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 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 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 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分析材料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4)观察上图,围绕“开放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第一批开埠口本到光绪末年上海“租界内康庄如磁,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激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公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鸡、轮船公司皆在焉”。其他各业也无不发达,繁华胜普。上海很快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都市,人口由开埠前的20万猛增到500万。据统计,自1849年至1911年,上海各类各级学堂即有249所。上海从开埠到1900年,外国人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即达60多种,占同时期外国人在华报刊总数的30%左右。同治四年(1865年),中国第一家煤气厂在上海投产:光绪八年(1882年),中国最早的电力厂在上海正式供电并架设路灯照明。经两年的筹建,上海自来水公司于1883年建成并开始正式供水,“激浊扬清,人皆称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9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开放浦东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实行特殊政策开发浦东,发展开放型经济,更有私于增强上海市的经济实力,上海必将成为21世纪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摘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埠后的上海在清末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历史意义。
6 . 1992—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上涨36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涨321%,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占全球贸易比重也由2.3%上升至4.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2021-04-07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摘编自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前后粮食生产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例如财政和外汇收入实行定额包干,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权限,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1980年3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特区“特”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8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瓶小可乐,见证大历史

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上海市场,与著名的屈臣氏汽水公司合资生产。1930年,屈臣氏公司请上海广告画家设计了一幅“请饮可口可乐”的月份牌广告画,画中人是著名演员阮玲玉。借助阮玲玉的人气,可口可乐开始进入市民阶层,销量与日俱增,成为了一种流行饮料。到1933年,可口可乐在上海的装瓶厂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可乐汽水厂。到1948年,该厂产量超过100万箱,创下美国境外销售纪录。1949年,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退出中国市场。自此以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总公司达成协议,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装瓶设备,在中国设专厂灌装并销售。1979年1月,中美正式恢复邦交,首批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到北京。1981年4月份,可口可乐北京五里店厂正式投产,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吗?喝可口可乐就是卖国主义”;1982年,商业部通电全国,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6年,可口可乐第一支中国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到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1992年起,可口可乐中国不遗余力地通过奥运火炬接力,让更多中国人直接参与奥运。可口可乐是唯一一个全方位赞助中国举办特奥会、残奥会、奥送会、世博会、大运会、青奥会的企业。

——摘编自李杨《洞孔中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并简析1949年前该公司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2)材料提供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案例,蕴含了诸多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4年—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英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茶叶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材料三   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2020-10-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