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千万美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20.317.1+3.2
197959.4172.4-113
1982227.5291.2-63.7
20174297015390+27580
20184784015510+32330
20194185012270+29580

根据表中中美贸易不同时间段相关数据的变化,你可以看出哪两种发展态势?说说不同态势出现的原因。
2022-03-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支援鞍钢”的号召……一五计划的5年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进。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材料三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引自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支援鞍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海关工作停顿,外商拒绝关税。1854年,上海成立的英法美“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1861年4月英国人赫德正式担任总税务司。这样,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了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华籍海关监督则完全被外籍税务司架空。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的保管和支付,由中国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按清廷户部的指示办理。但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清政府竟不惜进一步出卖海关权。1912年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汇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的被攫取,标志着中国海关主权的完全丧失。

——摘编自寇钰晶《中国三个时期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材料二   1987年以来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海关还不断出台政策规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普洱茶”“三氯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阀”“新能源汽车”“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近年来,我国不仅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还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场贸易协定18个,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多及42个国家。

——摘编自蔡岩红《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以来中国海关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1   


材料2   国家对特区各类企业的自用货物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对外国进口的商品实行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特区自产的商品在区内销售,也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3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贺耀敏、武力主编《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材料4   “深圳的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1980年前后深圳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劳务费(包括工资和福利)只有700元港币,而香港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起码要7000元港币。香港的工业用地价格比深圳高10倍以上。

——周溪舞《深圳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

材料5   14个城市总人口不到全国的8%,工业产值则占全国的20%;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队伍强大,技术人才济济,科教事业发达。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

材料6   (在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作为对所在城市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补充,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

除北海和温州两市外,其他12个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给予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


(1)阅读材料1~4,以深圳为例分析概括经济特区迅速崛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1~6,结合所学,列举至少5个重要历史事件,叙述和阐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启示。
2021-12-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 看图释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1)看一看,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新思路、新战略?
(2)想一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12-0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地图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情况表(部分)

时间1949年       1957年       
省内工业总产值6.91亿元33.86亿元
省内生产总值20.27亿元58.64亿元       

——摘编自欧卫东、李更明《建国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78年7月,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到宝安视察,发现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后来,他直接建议中央: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鉴于港澳地区对广东省的影响以及台海军事对峙态的变化、希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建立“贸易合作区”-单独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

——摘编自黄硕忠《习仲勋主政广东二三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广东经济较之1949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的原因,说明后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022-01-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明初对外政策有“两大支柱”。其一,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宣布“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式二十三年再次诏户部“中严交通外番之禁”。其二,统治者需要“万邦耒庭”,便遣使四出,“广加招徕”,让周边各国“称藩纳贡”“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其耒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这“两大支柱”导致明朝的对外贸易逐渐走向衰落。

——据章忠民、胡林梅《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经略与海权渐失》等

材料二:15世纪末的世界变化促使英国开始积极拓展海外贸易。1588年,英国建立非洲公司开展与非洲的贸易,1618年,詹姆斯一世又特许建立了西非股份公司。1585年在美洲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后,大批英国人来到北美。1718世纪,英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角逐中逐渐占据上风,建立起了非洲、东方土耳其——波斯——印度、北美等贸易网络。1621年,英国的进口商品中不足10%来自美洲和印度,到172﹣~173年,北美和西印度占英国出口的38%,进口的3%.英国与美洲和印度等地的贸易,在17世纪中期后的一个世纪里增长了5倍。

——据孙燕《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兴起》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简表(部分)

20世纪80年代1980年,确立了“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等互利”的方针。1986年出口额是1978年的6.4倍,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至63.6%.80年代末,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合计占中国对外贸易75%左右的份额。
199021世纪初外贸总额从1991年的1357.01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21765.72亿美元。1995年,机电产品超过纺织品和服装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2003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产品出口比例首次超过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在“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指导下,20022006年,中非贸易额年均增长45%,超过同期中国外贸总额增幅;2007年,中国成为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

——据孙玉琴、曲韵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大支柱”分别是指明初对外采取的什么措施,并分别指出实行这两大措施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2022-02-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20年广东GDP总量突破11万亿,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虽然有近海的优势,海外贸易发展颇具特色,但由于缺乏市场的遍在性(普遍性)发展,这种贸易的特色发展,并没有能形成对广东的全局性拉动。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摘自黄滨《宋至明清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嬗变廓见》

材料二   以下为1953—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增长轨迹表

——摘自《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后广东经济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330日)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后至”文革”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进行有益探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
2021-09-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开放的浦东局部图,它自开放以来创造了很多第一:  “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的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下列有关其创造多个第一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依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B.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C.充分利用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
D.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21-08-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