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某班级同学以近现代广东地区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主题一首开风气,飙转豹变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移民海外谋生的热潮。由于海外贸易扩展和大量移民海外,珠三角把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在移植西方工业近代化方面,珠三角人的业绩尤为卓著。……华侨陈启沅,于1872年回到家乡南海县简村,次年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近代化的机器缫丝厂一经出现,“各处闻风兴起,纷向南海、顺德产蚕地方竞相设立”机器缫丝厂。到20世纪2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厂已增达200家。又如美国侨商陈宜禧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台山。自己筹款,自己设计,修筑新宁铁路。华侨还在能源、工矿以及银行、百货公司等方面,建立起近代企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东沿海地区经济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主题二改革开放,敢为人先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前,广州地位并不显著,更多的是充当特殊年代的“战争前线”,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甚至比不上武汉等城市。举个例子,当年许多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毕业都不想分配到广州,被分配过来死活都想办法回武汉。……未来,广州肯定能够超越上海,成为影响整个东南亚的中心城市。

——周永章(中山大学教授)


(2)同学们提议以“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文章,请你仿照示例,列出写作题目,并说明写作要点。
示例:题目:乡村巨变——农村改革。要点: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旧体制(人民公社),促进经济发展。
2018-10-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22年的春天,在苏俄黑海的一个港口,哈默见证了这样一场恐慌。当他带着50辆福特森拖拉机集体亮相的时候,当地突然警钟齐鸣,政府官员慌忙开会,商讨抗御入侵者的战略战术。而当他们弄清真相后,军事部署立即变成了欢迎仪式。从1921年至1926年,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1925年,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的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材料二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说明该举措给苏俄(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在经济改革政策上有何共同点?

3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交流和航海科技的传播促成了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然而,时至明清,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执着于闭关自守。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促成“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明清统治者“执着于闭关自守”所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试从经济角度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2018-09-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有人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印度替我们种植棉花……俄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使西欧“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在中国宋朝没有出现同样作用的根本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结合材料中的史实说明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018-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年起,荣氏家族第一代代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其时天面粉产量的29%。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1912年至1922年间的发展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当时开展的什么活动?在这场运动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 .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下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珠海经济特区好”》

材料二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摘编自《影响中国之60大事件: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材料三从浦东的地区增加值指数可知,若以1990年为100,2001年至2006年增加值指数由735.5提高到1492.2,增加值指数翻了一番。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由589.1上升至1187.6,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由1259.6上升到2591。全区财政收入由144亿元增至587.49亿元,年均增长32.47%。内外贸易增长迅猛,外向型经济层次全面提升。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由297.83亿美元提高到1073.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9.22%。

—周轶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7年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浦东地区的什么变化?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大危机使各国进出口大幅萎缩。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该法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关税大战,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关税混战彻底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自由贸易体制。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952年中国成立对外贸易部,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按经营商品实行分工,下设15个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司。各级外贸公司的盈利一律上缴中央财政,亏损亦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制定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切外贸活动必须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

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推行贸易改革,简政放权,减少中央对贸易的集权控制。到1985年,只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令性计划出口,另外,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导性计划出口,国家只下达这些产品的总出口指标,其余产品全由市场决定。各省市和部委逐步被批准建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广东和福建还享受一些特殊的外贸政策。1988年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摘编自赵志芳《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变迁与对外贸易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的目的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外贸体制形成差异的原因。

10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二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
1983年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年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资料来源:央视网

材料三   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018-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