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出现对中国改革开放路线能否继续坚持的质疑。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

一、“东进”开发建设浦东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重振上海的道路,并组织全市城建方面专家学者,先后召开两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198412月,上海市政府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联合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报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提出上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重点是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展开,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

二、中央与地方的有效互动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发浦东的构想。经过上海市委多次汇报和中央调研,19906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同意54日报送的《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强调开发和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实办好。

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落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举全市之力推进渊东开发开放,使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摘编自侯桂芳《两次调研后,浦东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概念的演变]

材料   “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政治符号,既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记忆,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象征。

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正式提到“实行开放政策”这一概念。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改革”与“开放”概念最早并列在一起。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时指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这是党的文献中最早完整提出“改革开放”的表述。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表述。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标志着“改革开放”概念的形成。

1993年12月,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大政策,是一个伟大的试验”。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的历史演变与话语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边疆开放开发的典型政策。

时间

政策

1984

《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

1988

《国务院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1

《关于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意见》

1992

《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黑河等四个边境城市的通知》

1996

《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

《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9

《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纲要(2001—2010)》

2002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8

《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

2015

《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关于加大边民支持力度促进守边固边的指导意见》

2017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

2019

《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摘编自左新锋、陈新建《中国边疆地区开放开发的政策变迁与治理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边疆开放开发典型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边疆开放开发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湖南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外交的重大事件(节选)

阶段

事件

20世纪

50年代

1950年,中苏互派体育代表团访问
1956年,南斯拉夫国家足球队赴华访问
1958年,国际奥委会无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保留台湾地区的资格,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

20世纪

60年代

1961年,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体育援助
1963年,中国派团参加了在雅加达举办的新兴力量运动会

20世纪

70年代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3年,在北京举办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合法权利

20世纪

八九十年代

1984年,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1989年,中国已经加入74个国际体育组织和38个亚洲体育组织
1995年,在天津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21世纪

2008年,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
2016年,承办了“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

——摘编自高应洁《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体育外交”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3-24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对立的时期。当时中国出于经济建设、外交便利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必然趋附于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处的环境跟苏联成立时相似,而且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摘编自林捷燕、杨近平《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强国梦探讨》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转变,国家扶持轻工业,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轻工业的迅速增长,使经济繁荣,消费品市场丰富,工业发展也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已由1980年的75.8万个增加到756.4万个。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出口贸易。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摘编自刘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1年美国制造业产品进口占进口商品的比例超过60%,同一时期的出口商品中初级食品和初级原材料比例高达85%。188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农业生产总值。1914年,美国制造业进口贸易比重下降到47%,原材料出口贸易占比下降到40%,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贸易占比增长到48%。1913年美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原棉,占比高达22.5%,其次是机械,占比为8.0%。1938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变为机械,棉织品出口下降到仅1.9%。

——摘编自王红梅《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二: 1913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单位(%)


进口
出口
1913年1936年1913年1936年
原料5.313.429.135.8
机器制成品40.444.212.216.3
半制成品26.722.338.723.2

——摘编自董智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材料三:1957年4月1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此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广州各举行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99年春第85届广交会,有4家民营企业首次参加,2005年秋第98届有4619家民营企业参展,所占比例达到36.57%,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广交会第一大参展主体。早期广交会主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展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产品逐步过渡到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2023年第133届广交会有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全球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与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进行交易的平台。

——摘编自胡光霁《1956-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若干问题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4-01-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大学是抗战前全国仅有的十所国立大学之一。1935年第二届共毕业93人:中国文学系30人,外国文学系19人,数学系11人,物理系10人,化学系13人,生物系10人。毕业生的首选职业是中学教员,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共有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中文系和外文系的学生大多选择做中学教员,少数则希望在行政、军事、银行或新闻业服务,还有3人希望服务于边疆的政治教育工作。数学系有9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或在行政机关工作。化学系有11人选择从事化学工业技术工作,有2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物理和生物学系的学生则多数希望进入学术机关或者从事技术工作,只有少数愿意成为中学教员。

——摘编自王勇忠《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

材料二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山东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人才需求的特点及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拓展我们对职业规划的哪些认识?
8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冰雪项目发展历史简表

时间概况
隋唐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古代民族已经踏着“木脚”或乘着“木马”在冰面飞驰,追逐猎物
元代叶尼塞河上游的民族会把动物骨头磨光,绑在脚底,踏着它在冰面上滑行
清代冰嬉是对冰上运动的总称,包括基于滑冰的各种竞技、娱乐和表演项目。它诞生于努尔哈赤时期,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宫廷冰嬉典礼在冬至后正式举办,皇帝会亲临观看,对表现出色的人进行奖赏。道光后期,冰嬉在宫廷衰落,但在民间继续发展。
近代西式溜冰的引入始于租界。天津和北平最初的滑冰场基本都在租界内,租界内的洋人将西方的冰雪运动照搬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溜冰运动在北京渐渐热起来,溜冰成为“冬季最摩登之运动”
建国初期19531955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一、二届全国冰上运动会。1963年,我国选手罗致焕获得1500米速度滑冰金牌并打破世锦赛记录,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速滑冠军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北冰南展,北雪南移”战略,为冰雪运动向南扩进提供了政策支持。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成功举行,滑雪作为时尚运动走入大众视野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庄严承诺和办赛标准为世界提供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典

——摘编自张磊落、郭子瑄、涂芝仪《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新时代特征及未来展望》

围绕“中国冰雪项目发展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选取多个时期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有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中国式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梦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冲击下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之后经历了应激性模仿现代化模式、党的一大以来自主性探寻现代化模式、党的十二大以来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拓展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了现代化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缩短了现代文明在中国和平性发展的进程,创造了发展与治理同步推进的现代化模式。

——摘编自康凤云、麦中坚《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


根据材料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阶段的分期,任选一个阶段,结合百年党史,自拟标题展开论述,并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978年—19921979年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24.52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74.94亿美元。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以输出初级产品为主。中美贸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如所谓的台湾问题及中国政治问题等都会给中美贸易额带来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
1993年—2001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276.52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804.8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双方在政治领域的纷争已经较少影响到双方的经贸往来。
2002年—2016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降,非关税壁垒得到很大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开放领域大幅扩大。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427.08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3470.4亿美元。
2017年至今基于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开启了中美贸易战,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美贸易波折也许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摘编自高梦浠《改革开放40年中美贸易变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美贸易的特点。
(2)请对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建议。
2024-01-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