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5 道试题
1 . 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2 . 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2021-04-28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3 . 1980~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7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9273亿元(人民币),世界排名由第26位上升到第7位。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奇迹”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深圳
A.坚持推行改革开放B.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C.资源和劳动力充足D.拥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5 .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里的“关键一招”指的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 . 如表内容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空间变动状况。表中变化
时间变动状况
1979年至1991年我国海关增长中,以沿海各关隶属海关的增长为主,沿边、沿江及内陆直属海关增设较少
1992年至2001年入世前仍以沿海直属海关增长最快,沿边和内陆直属海关也进步显著,但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无任何变化
2001年入世后至2012年沿边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增设数量不多,沿海各直属海关增设的隶属海关数量少于沿江和内陆直属海关
A.说明我国海关制度不断完善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主要受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D.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立北平行省和北平布政司,对今京津冀一带实行管理。明迁都北京后,京师宫廷、百官及军队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及各类物资,主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而天津是重要的转运中心,水陆交通将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连通起来。为守卫京,清朝除在京津冀地区布防八旗兵外,还设立了正定镇、天津镇等七镇绿营兵。清雍正二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辖区包括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明清时期,今津冀一带有许多商人来家贩粮,北京也吸纳津冀之土特产等。《河间府志》老七记载,该地贩盐商人来自沧洲、天津,贩木材商人来自真定(今河北正定)。

——摘编自肖立车《明清时期的“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三:1981年,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随着长江三角洲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004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摘编自魏丽华《建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京津冀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8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2016-09-12更新 | 105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的产量为3088亿斤,棉花的产量为2607万担。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和手段。

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2022-03-21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属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B.②的回归实现于1999年
C.③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D.③问题的解决为②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
2019-03-05更新 | 6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