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49 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1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6 “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7   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1978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依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共和国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 .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颁布实施。除了个别人,中国公民因私事出境,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提出申请,都可以行得到批准。出国的大门开始真正敞开。到年底,出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3万多人。这表明我国(     
A.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B.人口迁移不再受到限制
C.出国留学成为时代潮流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2023-01-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1
3 . 1983年,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与港商、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建华南毛纺厂,开创了合资出口的先河,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华南毛纺厂的成功得益于(     
A.设立特区B.乡镇企业的创办
C.对外开放D.体制改革的深化
4 . 1978年,国内已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后的萧条状态,工厂设备开工不足,资金、技术找不到出路,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这一形势(     
A.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B.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封锁
C.促使我国扩大对外商品出口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 . 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论政,立行仁与正名二要旨。前者得孟子而大申,后者经荀子而更备。孟子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其说遂愈臻详备。仁心之起,源于性善。至荀子复攻孟子,一反其说,以为人生而有好利,嫉恶之心,耳目声色之欲。性恶之说既立,则礼之必要,不待深辨而已可知。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朕(唐太宗)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我于宗室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引自《新唐书·杜正伦传》《贞观政要》

材料三   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仁心”与荀子“礼之必要”的思想依据。结合所学,简述孟子对孔子“行仁”要旨的发展。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唐太宗选官任人的原则及相关的制度建设。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概括毛泽东讲话中提出的基本方针及其背景,概述其思考在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作用。②以上海为例,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说明借鉴“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变革。
2022-11-30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新唐书》

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述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序号事件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20年,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7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与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截至2018年年初,与我国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国家达158个,签署政府间的合作协议112个。这反映出我国(     
A.对外开放推动科技交流B.注重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技术
C.科技创新支撑对外贸易D.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这里的“兴旺发达”主要得益于(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开放上海浦东新区D.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2022-08-0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1年11月23日,一列满载着生活用品、家用家电等货物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出发,20天后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这一一班列的首次开通
A.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说明中国以出口生活用品为主
C.推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D.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2022-06-2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以“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我国深化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意在
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B.取得高新科技的新突破
C.实现与港澳的经济对接D.发挥其探索和示范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