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9%,2010年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20.5倍;中国对外贸易年增长率达到了16.3%,在32年间完成了144倍的飞跃式增长。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B.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部分)。

第一展区   伟大的变革
第二展区   壮美篇章
第三展区   关键抉择
第四展区   历史巨变
第五展区   大国气象
第六展区   面向未来
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展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反映的历史事实进行合理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解释符合史实)
2022-12-19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注:城市人口比重是指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提取两条我国城市化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16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大题08 图片信息提取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4 . 对下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及城镇人口比重
A.务工迁移量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相一致
B.务工迁移量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发展与停滞
C.20世纪80年代末务工迁移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
D.21世纪初迁移返乡趋势的出现抑制了城镇化发展
2022-12-16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09人口-【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状况表(单位:亿元)。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出口交货值直接出口值自营出口值
1995年623553941051
2001年959978554046
A.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对外贸易结构趋向于合理
2022-12-06更新 | 537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小题狂练-二轮自创专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下图,白色区域为交流范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要有以下四大重点方向:第一,由中国东部沿海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以及地中海和欧洲等;第二,由中国东部沿海经南海向南进入南太平洋,到达大洋洲;第三,由中国东部沿海向北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进入欧洲或美洲;第四,由中国东部沿海向东经太平洋,到达拉丁美洲各国。

——摘编自杨泽伟《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交互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并说明其意义。
2022-12-0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享机遇 共谋发展(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7 . 改革开放
开始实施(1)对内改革
①农村突破:____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②城市推进: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____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____、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________
逐步深化(1)中共十二大:1982年召开,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____”重大命题。
(2)中共十三大:1987年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______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我国按照建立__________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_____年10月召开,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_______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2022-11-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8 . 改革开放进程改革首先在____取得突破,始于推行____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____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改革试点。1980年5月,在____、珠海、汕头、____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中提出了“建设有____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____的理论。1992年,邓小平发表____,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____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组织。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____位。
2022-11-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速查速记02中国近现代史常考基础知识汇总-【速查速记】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常考基础知识点汇总(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有人提出要搞经济特区货币,陈云建议:“特区货币如果大家坚持要搞,我提出两条,一条是特区货币发行权属于中央;一条是封关以后,特区货币只能在特区流通,不能在其他地方流通。”陈云这些建议意在(     
A.维护金融货币秩序稳定B.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突破固有体制的桎梏
2022-11-20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10货币-【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11-17更新 | 965次组卷 | 57卷引用:考点1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