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
开始实施(1)对内改革
①农村突破:____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②城市推进: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____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____、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________
逐步深化(1)中共十二大:1982年召开,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____”重大命题。
(2)中共十三大:1987年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______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我国按照建立__________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_____年10月召开,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_______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2022-1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最大)。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___ 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022-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3 . 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________、汕头、________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4 . 首先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         )(         )、厦门;1988年,(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         )(         )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         )(         )、环渤海地区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018-07-0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__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____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1984年,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2024-04-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4--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