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471年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殖民者相继入侵西非加纳沿海地区,掠夺黄金,这一带被称为“黄金海岸”。19世纪,加纳改名为“英属黄金海岸”。引入种植的可可逐渐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在加纳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有“绿色黄金”之称。上述现象旨在说明(     
A.加纳的交通发达B.经济发展有较强依附性
C.非洲被瓜分完毕D.物种交流改变饮食结构
2024-02-0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利文斯顿探险非洲】

材料一   在19世纪数以百计的非洲内陆探险活动中,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令人瞩目。下表是利文斯顿探险非洲的相关概况。

次数时间概况
第一次1841-1856奴隶贸易使非洲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妨碍传教活动。利文斯顿决心开拓一条连接海岸至内陆的商道,“用合法商业取代奴隶买卖”。期间,他开辟了从非洲东、西海岸进入内陆的道路。1855年,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利文斯顿“金奖”。1857年,利文斯顿的《南非传教士旅行与研究》成为畅销书,获得巨大名声。
第二次1858-1864英国政府组织了由利文斯顿本人领导的,包括海军军官、植物学家、地质学家等成员在内的探险队伍,并规定其任务是“扩大已经获得的有关东非和中非的地理、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知识”。但因利文斯顿无情批评葡萄牙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言行,英政府为维持与葡萄牙的结盟关系,中断探险活动。
第三次1866-1873利文斯顿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目标掩藏了他的真实目的,再次探险。最终,利文斯顿没有勘测出准确的尼罗河源头,但利用交给记者的信件与日记说服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东非奴隶贸易。

—摘编自舒运国《试析利文斯顿探险活动的特点》、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泰晤士报》将利文斯顿的旅程描述为“当代最伟大的地理探索之一”。19世纪末,英属中非第一任专员哈里·约翰斯顿曾肯定利文斯顿是“自己在该地区的政治管理的前身”,是开创非洲新时代的“先驱”。而自20世纪中叶开始,利文斯顿的形象不再总是充溢着圣人光环。比如传记作者蒂姆·耶尔认为利文斯顿显然是“帝国主义最早的先知和倡导者之一”,学者波特更是认为利文斯顿表露的观点包括以某种方式预测“非洲分治”,是帝国主义的先行者。

—摘编自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文斯顿的非洲探险引起19世纪英国广泛关注的社会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人们对利文斯顿认识的变化。
2024-01-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在历史上经历了德、法、英的殖民统治,1960年独立。其首都雅温得先后经历德国、法国的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温得

雅温得本来是土著居民埃旺多族和巴内族聚居的村落。1889年,德国殖民者在此设立军事考察站——雅温得站。此后德国逐步在周边获取土地以建立种植园,雇佣当地劳工种植咖啡、可可等作物,并陆续建设了邮政和电报局、学校、教堂、医院、铁路公司和殖民者私宅。1909年,德属喀麦隆首都由布埃亚迁移至雅温得。

1916年,英法军队占领雅温得,德国殖民当局撤离,雅温得成为法属喀麦隆行政首都。随着同欧洲的交通联系增强,欧洲的工业产品在这里集散。欧洲贵本家开始在雅温得投资开设银行。雅温得经济产业逐渐发生变化,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木材加工厂、烟草工厂、农产品加工作坊等出现。

雅温得建成区逐步向外扩张。法国殖民者对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了布局,并实行了分区隔离的政策。沿铁路和主要道路布局有购物中心、交易市场等服务用地以及殖民者居住区,原住民禁止在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房屋,环绕中心城区分布着规模庞大的贫民窟和安置区。

下表雅温得1926—1962年人口统计情况

年份原住民数量(个)外国人数量(个)总计(个)
192655003655865
1933————6500
193985005809080
194515000231117311
195229451233231783
195333786300036786
195754343375558099
196288871309889969

喀麦隆主要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1950年)图


分析说明德法殖民统治在雅温得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24-01-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伊士运河正式投入使用不到6年,埃及丧失运河股份;不到13年,运河控制权再次转手。埃及作为原运河拥有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更失去了运营权、收益权和主权,苏伊士运河成为殖民强权者们的“国际航道”。这突出反映了(     
A.埃及已经取得独立的地位B.国际公法形同虚设的事实
C.航运权成列强争夺的焦点D.强权成为战胜公理的手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大力推行殖民扩张的西葡两国注重运用在11世纪被重新发现的罗马法,以法律主张对尚未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为此,教皇诏令大多只授予两国对殖民地的产权,并授予其对异教徒的城市、领地、自然资源等各类动产或不动产实施较高程度的管辖权。如西葡两国于1494年订立《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葡萄牙获得非洲、亚洲大部分“新发现”土地,西班牙取得美洲“新发现”土地(巴西除外)。1529年,西葡两国续订《萨拉戈萨条约》。这两个条约在教皇仲裁案的支持下,赋予西葡对非基督教土地的财产权,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基于发现论的主张

材料二   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效仿亚历山大六世教皇诏令,授权航海家卡伯特以英王名义征服并占有“新发现的”任何尚不属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土地。1584年,航海家吉尔伯特登陆纽芬兰群岛并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宣告:“对今后发现的国家、土地……依照英格兰法律以‘完全产权’等方式处置。”“无主地论”和“有效占有论”取代“发现论”成为获得殖民地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如1606年,英王詹姆斯一世颁布特许状,第一次授予殖民者范围明确的土地,即规定弗吉尼亚公司有权取得詹姆斯河沿岸附近未被实际占有的区域,定居点100英里以内的土地、森林、沼泽及河流。弗吉尼亚公司成为当地“真正的主人和财产所有人”,而后陆续建设城堡、要塞、防御工事、城镇、村庄,任命治安法官、治安官及其他官员,设立市场、集市和交易所,并以英国法律治理当地事务。

——摘编自万立《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的西方殖民理论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个近代欧洲国家广泛认可“有效占有论”的案例(“案例”不能来源于材料),并予以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描绘了19世纪80年代的某一国际会议上,德国首相俾斯麦拿着刀正在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分割桌子.上写着“AFRIQUE”的蛋糕。该会议的召开(       

   

(AFRIQUE:法语“非洲")
A.消除了列强殖民扩张的矛盾B.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C.巩固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成果D.保障了自由贸易原则的贯彻落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85 年柏林会议结束后,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探险家”纷纷来到非洲,他们不仅带着甜酒、布头、珠子、枪械和弹药等物品,而且在口袋里塞着印好的条约文本,通过向当地酋长或上层人士赠送礼物,让他们在看不懂的条约上画押,表示已经接受“保护”。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人士注重条约作用B.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C.非洲酋长需要力量保护D.“有效占领”原则的推行
8 . 欧洲人瓜分非洲的活动没有顾及非洲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非洲人的权益诉求,由此造成的边界、族群、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一直延续,为非洲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列强瓜分非洲大陆速度大大加快
C.资本主义各国对非洲殖民影响深远D.柏林会议解决了列强在非洲的矛盾
2023-08-05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作家约翰凯尔蒂在1895年曾写道:“直到十年前德国进入了竞争市场以后,自鸣得意的英国资本家们才开始环顾周围,瞻望未来。”而到那时则只剩下非洲“尚可逐鹿”,于是“就在非洲出现了一场世界史上空前未有的争夺战”。推动这场争夺战走向高潮的是(     
A.葡萄牙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B.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部领土
C.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使用权D.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80年代开始,非洲普遍建立“土著教会”,他们要求摆脱白人神职人员的控制,建立独立的黑人教会。土著教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逐渐领导人民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非洲宗教斗争(       
A.促使基督教成为民众的普遍信仰B.成为民族解放的主要斗争形式
C.推动了民族独立思想的广泛传播D.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