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两极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见下表:


变化情况

第一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世界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战略需要,根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划分了美苏的实力范围。由于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两极对抗为主要特征,因此又被称为两极格局。

第三次: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百度


围绕材料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情况(任意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2 . 1970年共和党人尼克松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1980年民主党人卡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变化说明(     
A.政党政治影响外交政策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两极格局的根本性变化D.国力消长影响对外政策
2023-03-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而美国始终在秘密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活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谋求体面撤军,试图结束阿富汗这个流血的伤口。面对撤军阶段的形势变化,美国的私密战争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华盛顿一面继续用各种手段暗中阻止苏联通过外交途径达到体面撤军的目的,一面继续提高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援助。最终,苏军于1989年2月完全撤离阿富汗,美国的秘密战争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此后,美苏各自对其阿富汗代理人的援助还在不同程度上继续进行,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对阿富汗的援助与干涉才戛然而止。

——摘编自陈晔《制造泥潭:美国在阿富汗的秘密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苏阿战争期间,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影响。
2023-03-3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930年,当法国提出建立欧洲联盟方案时,美国反应消极。1943年,美国认为欧洲形成一个关税同盟会影响美国利益。1948年,美国政府则在一份秘密文件中“希望在西欧和中欧建立某种形式的联邦”。这种变化是美国(     
A.实现其对外政治战略目标的需要B.针对苏联建立华约组织的报复需要
C.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挑战的需要D.防止德国再次威胁欧洲和平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40年代初,罗斯福为了讨好苏联,授意编剧和导演制作一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北极星》。1957 年,美国国家电视片联合公司改编了这部电影,把德国进攻得手的原因归于苏联政府对人民的背叛。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战后美苏利益的趋同
B.美苏战时同盟合作关系的破裂
C.东欧剧变造成的影响
D.多极化趋势下美苏争霸的结果
2022-05-2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0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7 . 1947年,杜鲁门主义主张“遏制共产主义”,不应忽视“中间地带”,要面向全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鼓励亚洲盟发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美国与其全球盟次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对苏联实施的政策有所缓和。这一变化
A.表明美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折B.为美欧形成平等关系创造了条件
C.反映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是大国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
2022-05-0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5年至1960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几乎全都是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变化导致
A.美苏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B.冷战的重点不再是欧洲地区
C.世界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D.西欧国家被迫走向联合自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二战后,美国军事研发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1948—1964年、1979—1989年呈上升趋 势,而在1964—1979年呈下降趋势。这一周期性的出现主要缘于美国(     
A.军事战略的调整B.经济实力的变化
C.冷战思维的加强D.科技水平的提升
2024-05-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57年美国针对东欧难民制定《难民逃亡法》,接纳了匈牙利等东欧逃亡者。法案规定:凡来美国修业的学生、教授和技术人员,如果担心回国后受迫害,可居留美国,其家人亦可自由入境。这一法案(       
A.表明美国在美苏的对峙中转攻为守
B.是二战后冷战思维的表现
C.标志美国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形成
D.旨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