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文王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汉代董仲舒强调执政者应该在顺应“天道”的基础上治理国家,政令、律法应该与阴阳变化、四季变更、五行顺逆相合,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较为系统的城市植树、排污、垃圾处理等处罚刑律。唐朝颁布的《水部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性水利法典,除涉及农田水利、航运船闸、桥梁渡口等管理外,还有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环保思想与举措》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环境污染重大事件简表

——摘编自蝴蝶《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等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和卢拉总统在会谈中认同,气候变化是我们所处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发达国家应对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历史责任,我们继续对发达国家未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多边主义,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政策空间,树立一个集体性的、反对单边主义的、国际社会合作团结的典范。我们决定为今年晚些时候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作出贡献,落实该公约和《巴黎协定》。我们承诺:在可持续和低碳全球经济转型等领域,拓展和深化双边合作。我们计划通过有效执行相关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采伐和毁林的行为。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23415日电《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保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环境治理的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并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与当今中国在环境治理上的差异。
2023-07-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又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人权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决议中。这说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②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③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结盟,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06-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