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维新变法失败后,皇太后和顽固保守派重返政坛,军机大臣刚毅说:“改革者汉人之利也,而满人之害也。设吾有为,宁赠友邦,勿与家奴。”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     
A.宣告清廷的自救终结B.加速清政府崩溃
C.促成清廷与列强勾结D.诱发了满汉矛盾
2023-11-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8年1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B.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D.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3 .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成立强学会,该会由康有为任主讲,户部侍郎陈炽任会长,梁启超任书记员。同年11月,康有为又组建强学会上海分会,主要吸收江浙沪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参加。后来大名鼎鼎的陈三立、汪康平、章太炎、黄遵宪等人,均出其里。由此可见,维新变法运动(     
A.群众基础较为广泛B.得到社会上层支持
C.影响多数知识分子D.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时务报》论说文中涉日篇目统计,对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梁启超汪康年麦孟华徐勤章炳麟欧榘中汪大钧读者来搞佚名合计
全体5915124222136115
日本364541225059
比例61%27%42%100%50%100%100%39%0%51%
A.《时务报》激发了抗日热情B.甲午后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C.甲午战败推动国人关注日本D.维新派主张联日抵制欧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94年,翁同龢在读到《新学伪经考》后,在日记中评论康有为说:“真说经家一野狐也”。赞同变法的大臣孙家鼐读了《孔子改制考》之后,也忧心忡忡,“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是导天下于乱也”。这说明(     
A.变法冲击了儒学的地位B.维新思想冲击晚清统治基础
C.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D.改革势力之间尚未达成共识
2023-10-18更新 | 60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晚清有两代变革的士大夫,第一代是官僚士大夫,其杰出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第二代是文人士大夫,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这两个士大夫群体(     
A.救国思想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B.向西方学习的方向趋于一致
C.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了最早的探索D.都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8年,光绪帝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等地建立农事试验场,并进口多种新式农机具。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仍是人力和畜力,而且并未推广。这表明当时(     
A.清政府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B.生存危机倒逼政府调整经济模式
C.近代化变革缺乏经济基础D.西学东渐推动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曾说:“凡一国所布之令,必以真出于公议者,然后可谓之法律。若夫发于一人或数人之意志,不能成法律”,“一国中人人相交之际,无论欲为何事,皆当由契约之手段亦明矣”。梁启超的这些思想(     
A.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启蒙意义B.体现了时代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C.从中国的视角否定了封建制度D.是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康有为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认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他指出,开国会、立宪法、行民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的,《周礼》中的“三询”、《尚书》中的“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就是君主立宪的本原形态。这表明康有为(     
A.要求废除旧法创立新制B.注重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C.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D.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2023-03-17更新 | 81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戊戌变法史》记载,在百日维新的103天中,各衙门、各省、各州天天奉诏,这是清朝历史上下达中央政府文件最密集的时期。不过,除湖南有些动作外,京官和各处督抚对新法的落实多停留在口头上,所以事实上只形成了一场短命的“口水变法”。由此可见,百日维新(       
A.遭到民众的公然抵制B.以湖南全省为试点地区
C.急于求成却缺乏贯彻D.对京官的利益损害最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