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此内容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 . 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指的是
A.马嘎尔尼访华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新航路开辟
2021-02-1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部的侵略与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玉《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摘编自牟世安《鸦片战争》

材料三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简要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态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以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9-06-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B.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6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B.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导致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D.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7 . 近代一有识之士在谈到某一条约的条款时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该条款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设立使馆界的规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