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对陈旭麓先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论述了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必然性
B.这场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指出武器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D.这场战争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拓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无论什么时候关于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国的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市;二、争取长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列的内容,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吗?简述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的关系。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句,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1) 材料一诗句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4 .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列强未能把近代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对于材料一,你有什么直接的感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你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是什么。

2017-10-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