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
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
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2017-11-18更新 | 33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 为什么?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这一目的实质是什么?
(2)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开埠通商,是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不平等条约完成下表:
时间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或商埠
1842《南京条约》A
1858B营口、烟台、台南、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1860CD

(3)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并据此说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2017-11-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从上海进口(靠港)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进口船只数目货物载重
184444艘8534吨
1849133艘52547吨
1852182艘78165吨
1855437艘157191吨

A.西方加速资本输出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列强开埠通商意图
D.上海航运国内领先
4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
1841年1月5日贵州1000广东
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
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5 . 下表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草案,该草案达成于
中国割让香港,但中国得在香港设关收税;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中、外官吏平等;广州恢复通商。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17-12-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三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濒临长江边狮子山脚下的静海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纪念性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耻辱的开端。静海寺内悬挂着一尊高1.842米的大铜钟,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静海寺中的大铜钟与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日本臣民待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中所反映的两个条约内容的异同。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三关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辛亥革命后,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7 .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2017-09-04更新 | 3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的英国棉纺织品消费量,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D.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洪都拉斯
2017-09-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
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
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

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洪都拉斯
10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