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闭关锁国
D.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概括侵略的全部影响
2021-09-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   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洪秀全写了许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们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据《太平天国印书》

材料三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
3 .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4 . 接舷战术是与冷兵器相适应的一种战术,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长期遵循。遗憾的是,整个鸦片战争,清朝水师没有一次接舷作战的机会。因为一艘一级英国战列舰“单舷火炮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这表明(     
A.清朝炮战战术的不精B.冷兵器战术的局限性
C.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源D.英国蓄谋已久的阴谋
2023-03-0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5 . 在17、18世纪,中国典籍经过传教士传到西方的只有《诗经》《书经》《道德经》等。而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学者开始系统翻译、外传中国学术文化经典,如《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以及《红楼梦》《水浒》等文学经典,对此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学东渐成为思想主流B.东学西传成为思想主流
C.忧患意识助推文化传播D.列强迫切需要了解中国
2021-07-0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卷·提升能力)
6 .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A.重视外交谈判中的博弈B.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看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D.没有意识到关税主权的丧失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南京条约》的签订图2《马关条约》的签订

图3《辛丑条约》的签订图4日本签订投降书
(1)图1至图3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据图4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1-10-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提分小卷)
8 . 咸丰八年所定英国条约第十六款载:“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涉及
A.永久居住权B.协定关税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9 . 1816年,英国派出使团来到中国,希望通过与中国谈判以实现中英之间的自由贸易、在州以北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无果而终。后来,英国通过下列哪不平等条约首次实现了上述目标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0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堂堂天朝大国,现在竟被西方一个夷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有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7-0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