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 . 近代以来,上海先后经历了两次“开放”,城市地位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上海的两次“开放”

材料一   开埠后不久,时人观察到:“(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等同)。”“民生日盛,生计日繁,金山银穴,区区草县,名震天下。”五十年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平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1850年,上海的出口商品中,蚕丝占51%,茶叶占46%;1860年,蚕丝占66%,茶叶占28%。1892年,英国驻沪领事指出:在中国向外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

     ——引自周武《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转变为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但因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长期形成的对外贸易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70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上海由此迎来了又一次开放的大潮。

年份

上海开放大事记

1978

上海开辟至澳大利亚远洋运输航线,打破了我国集装箱运输零的记录。

1980

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

1990

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1

中央提出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006

上海港成为世界最大的货运港口。

2010

上海世博会开幕,成为展示中国发展巨变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平台。

2013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8

上海推出“扩大开放100条”;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

(1)根据材料二,概述上海第二次开放的背景和成果。
(2)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两次的“开放”?
2022-08-2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居住,这就是“租界”的前身。其后美、法两国竞相效法。上海租界的形成(     
A.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使清廷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力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023-02-2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武汉位于长江流域腹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工商业重镇,自近代开埠通商以来,各类新式工商业陆续兴办,武汉商业日益发达,到19世纪末发展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自近代开埠到19世纪末,促进武汉工商业日益发达的因素。
2019-09-04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卷提升篇)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注:现代化的尝试)、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被动开放:鸦片战争;
B经济起步:太平天国运动;
C政体变革:袁世凯称帝;
D思想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

A.AB.BC.CD.D
2022-03-1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过关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鸦片战争后,当时士人姚莹分析中国战败原因:“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偾败至此耳”。下列选项对此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A.启迪国人开阔视野B.不满士人文弱缺乏尚武精神
C.具有中体西用色彩D.指出了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1844年,据王庆云《纪银钱价值》中载:“今银价每两二千,较昔平时钱价益倍之,较贵时几及三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因鸦片走私白银开始出现外流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通货膨胀D.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大肆发行铜钱
2021-07-29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A卷新题基础练)
7 .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使馆驻兵权
2019-11-04更新 | 516次组卷 | 23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8 . 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即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体现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B.反映了平等与奴役的外交关系
C.体现王道与霸道外交观念的差异D.是当时的国际秩序的合理体现
9 . 学者陈旭麓在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 走”传统英雄主义观时说道:“叶名琢的悲剧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关于“时代的悲剧” 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   
A.根深蒂固的夷狄观念B.陈旧破落的武器装备
C.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D.战和不定的战术策略
10 .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D.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
2019-1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煤建司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测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