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2022·天津·高考真题
1 .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对华贷款最多的国家不断变化,1840~1911年是英国,1911~1927年是日本,1927~1949年是美国,1949~1960年是苏联。对上述变化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中国国家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B.世界上主要国家对华政策性质的变化
C.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援依赖程度的变化D.国际局势影响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2023-01-07更新 | 3864次组卷 | 19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022·辽宁大连·模拟预测
2 .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来之风”往往会成为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均是开始于中国的南方地区。这是因为当时
A.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B.南方地区率先受到列强冲击
C.南方地区社会矛盾突出D.清政府放松了对南方的控制
2022-05-24更新 | 1059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3 . 1844年,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提出美国船只进口停泊,“请中国统辖护理,倘遇别国凌害,仍请中国代为报复”。而清朝谈判代表耆英却要求修改为“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人民,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这反映了(     
A.耆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
C.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D.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2022-07-06更新 | 117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西方人孜孜注目于此。但他们要求的“平行之礼”对传统中国来说,同天朝大国对待外夷历来的不平等是直接对立的。它的实现,会使王朝体制裂开一个大洞并促成夷夏之防的逐渐崩溃。这表明清政府(     
A.拒绝列强的平等诉求B.外交转型中的观念冲突
C.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D.朝贡外交体系遭到破坏
2023-06-10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4年底,重庆实验地方法院公开审理美国人麦克米兰因驾驶车辆误伤人命案,判决过失杀人罪名成立。该案经过两次上诉,此事最终以麦克米兰无罪收场。1945年重庆实验地方法理的3宗涉美案件分别以管辖错误、撤回及上诉结案。以上现象
A.背景为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B.适用《望厦条约》的领事裁判权
C.反映出国民政府完善了法律体系D.说明中国摆脱了外交屈辱地位
2021-06-09更新 | 91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学情跟进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6 . 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五口通商B.闭关锁国C.协定关税D.战后赔款
7 . 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1-06-01更新 | 1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山东临沂·期末
8 . 下为时人对《南京条约》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道光皇帝此外一切紧要事件必应筹及者,均著责成该大臣等一分晰妥议,不厌反复详明,务须永绝后患。该大臣既知善后难于措手,他国之不免生心,即应思前顾后,预为筹画,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
浙江布政使.李星沅阅江南钞寄合同(指《南京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耆英照会璞鼎查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之外,又给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斯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也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并进行评论。
2022-01-25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五口通商”以后,银两制度在各地迅速衍生出具有地域差别但又颇具特色的记账单位,即在各地度量衡不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虚银两”制度。虚银两是“徒有其名,并无实物”,是实银的价值符号,只规定其名称、重量和成色,并按照当地的习惯规定其行用方法。这一制度的出现(     
A.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币制改革B.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适应了晚清的社会发展特征D.导致了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
2023·湖南·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小麦面粉和面包占了很大比例,小麦面包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常见饮食。肉类、鸡蛋、蔬菜等食物也经常吃得上,甚至海外食品茶叶、咖啡、蔗糖等偶尔也消货得起。旅居英国的荷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紫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闷气。”

——曹瑞臣《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材料二   奢侈的高消费过去仅仅是限于官像、地主之家,因此官僚云集的京城往往中,是消费之都。到近代,消费之都开始向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转移,消费方式的变革在上海即显得十分突出。中国古代的商人大多崇尚节俭,但在近代上海各种娱乐场所奢侈消费的各色人等中,不乏发财致富的商人。一些大商人的交易谈判,也改在娱乐场所进h。在传统社会中,消费一般都是单纯的消闲享受型活动,而在近代上海,消费的目的日趋多样化,对于商人而言,社交实际上也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网,了解各地行情,广泛招揽生意,消费变得更加奢侈豪华,方式也五花八门。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的倾向日益明显,并不富裕者为了虚荣,也时常摆阔。

——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观念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消费的变化。
2023-06-23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7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