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2 . 陈旭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指
A.西方商品
B.启蒙思想
C.民主制度
D.宗教信仰
3 .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
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在中国沿海近岸水域和珠江水道、杭州湾和长江下游进行水纹调查,并绘制海图,公布调查结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
B.英国已获取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
C.水纹调查有力配合了英国的军事行动
D.水纹调查属于正常的科学研究活动
6 . 列强入侵和反抗救亡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刘永福带领黑旗军反抗日本殖民侵略
外国军队开始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2019-04-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1858年,在中国与英、美、法三国的税则谈判中,清廷代表桂良等人一方面指出“皇上驭天下之大柄,唯信与财”,多次强调“利柄应该收回,税则不可轻免”;另一方面,桂良等人已经看到,西方列强有“夷商”和“夷酋”之分,因此应分别对待。这表明
A.传统观念影响政府内政外交
B.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体制出现危机
C.中国传统外交体制逐渐转型
D.政府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8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2019-01-30更新 | 169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
2019-01-30更新 | 1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10 .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B.广州
C.上海D.福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