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

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剧烈变化,即古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是断裂的”。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现代化变迁的范围;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即在旧秩序中无法简单找到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

请以“社会变迁”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遭破坏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弛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2020-10-12更新 | 408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2017-05-02更新 | 813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补考历史试题
4 .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2019-03-17更新 | 47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结合材料围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提炼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签订后,英方代表感叹道:“所拟的尺度……对于进口商,竞比商人们本身所敢于提出的,还要更加有利一些。”该言论从侧面反映出(     
A.清廷主权意识的淡薄B.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
C.朝贡贸易传统的延续D.中国主动适应世界市场
2024-01-17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1844年4月,道光皇帝谕令对两广总督耆英“颁给钦差大臣关防”以“专办夷务”。这个钦差大臣“不同于过去的市舶司,也不同于已有的理藩院,乃是和‘夷官’具有对等性质的职位"这一“谕令”表明清政府
A.从传统外交理念中萌生新变化B.对外关系体制开始全面改革
C.正式设立专办夷务的外交机构D.与列强间初步建立平等关系
8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中学2016届九年级5月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夕至1894年土丝出口量、内销量、总产量表。(单位:千关担),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土丝
出口量
土丝内销量土丝
总产量
%
出口绸
(折丝)
内销绸
(折丝)
合计%
战前9.0014.064.3450.6355.0085.9464.00100
1894年60.6844.0722.0954.9177.0055.93137.68100
增加51.6830.0117.724.2822.00—30.0173.68
A.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地位随着列强侵略而改变
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农产品日益受到国际市场影响
10 .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如表中材料表明
A.中国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B.中国逐步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C.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D.历代政府为收回国家权益做出了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