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2019-01-30更新 | 3958次组卷 | 12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6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经济状况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4 . 1842年,清政府在答复英国政府的照会中称:“中国官更对于禁止鸦片的权力,当然只以不准中国军民吸食为限。至于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清政府的这一照会(     
A.标志着鸦片贸易合法化B.完全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
C.导致白银开始大量外流D.致使鸦片走私现象更加严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3次组卷 | 65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英在南京谈判后,条约的英文本、中文本和中文直译本都在《中国丛报》上刊登过,但没有人愿意核查,当时通晓英语的人都被视为汉奸,他们不会以德报怨替清政府操心。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A.闭关锁国弊端的凸显B.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冲击
C.在战争中未发动民众D.“天朝上国”观念被削弱
7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杭州等地为商埠
2020-07-06更新 | 211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受命与英交涉时,在奏折中提出了“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建议。这表明他
A.以近代理念处理外交事务B.主张学习西方以摆脱危机
C.未摆脱“天朝上国”观念D.要求变革传统的外交体制
2021-09-1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2016-11-27更新 | 369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03-10更新 | 298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