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湖南《巴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广人挟重金来侧红茶,农人颇获其利。”湖南各产茶县竞相仿制,“湖红”产销量大增,据《平江县志》载:“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湖红”的产销表明(     
A.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B.海外需求刺激了红茶生产
C.商业资本助推近代工业兴起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2022-11-05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在游历中国后写到:“英方长期以来饱受……中国政府侮辱,故在忍无可忍之际必须一雪前耻。”同时他又真实再现了勤劳坚韧、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中国百姓形象。该报道(     
A.力求还原鸦片战争原貌B.体现民族意识与新闻中立的交织
C.意在寻求中国百姓支持D.反映了中国内部官民之间的矛盾
4 . 江西赣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南北大通道,赣关“每年征收税银8至10万两,最高曾达12万两”。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和长江轮运开通,“商人利于便捷,皆用轮船装载,不从赣关经过。”赣州的衰落表明(       
A.列强侵略导致内地经济衰退B.城市发展受交通变迁的影响
C.传统商人积极融入世界市场D.晚清政府重点发展沿海经济
5 . 清乾隆年间,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往来贸易统一征税,税率总计10%左右;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缴纳关税。这一变化(       
A.使得清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B.体现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C.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近代化D.说明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6 . 如表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据此可知(     
货物单位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纱13.385.5658.45
头等白洋布29.936.9576.78
二等白洋布32.536.9578.64
本色洋布20.745.5673.19
斜纹布14.925.5662.73
A.列强成功实施商品倾销B.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C.中国政府推行自由贸易D.中国传统工业面临挑战
7 . 鸦片战争后,在实体银两、银币流通的同时,在商业活动中又产生了一种只作为计算单位的虚银两,如汉口的洋例银、天津的行化银、征收关税的海关两等。这些虚银两的产生(     
A.削弱了清政府中央权威B.适应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D.开启了中国金融近代化
8 .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洋”一词的内涵及使用频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表反映了这种变化的概况。这说明(     
代指“中国近海”代指“欧美等外国”
嘉庆朝(1790—1820)744
道光朝(1821—1850)14119
咸丰同治朝(1851—1874)2725
光绪宣统朝(1875—1911)8148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领海缩小B.民族危局冲击中国传统认知
C.政局更替影响词语含义变迁D.清廷基本沿袭传统夷夏观念
9 .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碰撞下中国沿海城市化过程加速,但是明显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加上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近代城市未能成功转型为现代化都市。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城市化(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B.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D.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
10 . 如图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外流变化情况(单位: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政府未有实际措施应对B.国际收支处于出超地位
C.银贵钱贱民众负担加重D.西方商品倾销势如破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