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8-09更新 | 2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以耆英为代表的士大夫们认为这有“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的好处。据此可知
A.政府腐败不谙近代法权B.平等外交思想开始出现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D.领事裁判权能平息纷争
3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杭州等地为商埠
2020-07-06更新 | 211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1841 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腐,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 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5 . 下表是关于1844—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的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A.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B.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没落
C.自然经济对洋货强烈抵制D.中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严重
6 . 下表是英国对福建的贸易额变化表(部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签订了
时间贸易额
1842年96多万镑
1843年146多万镑
1852年250多万镑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05-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
8 .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舰突破虎门要塞,珠江两岸聚集数万民众,以冷漠、平静的神情围观战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官兵纷纷跳水时,两岸民众如看马戏看到精彩处一样发出嘘嘘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
A.国人民族国家意识淡薄B.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C.中英武器装备差距悬殊D.民众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9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吏治败坏B.莠民作乱C.贫富不均D.制度腐朽
2020-04-14更新 | 2232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英国议会在1847、1848年蓝皮书中的报告说:“银元在下述各省自由流通: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的南部和东部。烂板银元的流通,几乎全限于广东、福建和江西。残缺的小银元则为广东的许多地方所爱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中西方贸易范围日趋扩大B.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
C.对外贸易呈现了出超现象D.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