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的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以下对这场战争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开始早期现代化的尝试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 1840年,英军陈兵于天津海口,向清廷递交照会。接到照会后,清廷拒绝了其中各项要求,同时决定将在粤主持禁烟而为英国所攻击的林则徐等,以“措置失当”的罪名,“重治其罪”,为英国“代伸冤抑”。道光帝对此解释道:“总要上不伤国体,下不开边衅。”这表明,此时
A.清廷尚未认清中英冲突实质B.清政府外交政策趋于理性
C.清朝统治集团主权意识觉醒D.中英就鸦片问题达成共识
3 . 中英《南京条约》第六条规定:“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这一内容反映出英国
A.确立了在中国的独霸地位B.侵略中国的本质要求
C.希望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D.试图为侵略行为辩解
2021-0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说“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借此通商,永相和好。“清廷签约代表耆英也认为。“惟一切善后事宜,尚须明晰要议,立定章程,尽一办理,方可期一劳永逸,永杜兵端”。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国家平等交往原则在中国确立B.统治集团对国际形势形成理性判断
C.传统天朝体制的影响逐步消除D.中国外交开启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5 .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主题:?(1840~1901年)
A.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B.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C.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D.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6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6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练习)
7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一战争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B.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C.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8 . 鸦片战争后,耆英致美国专使顾盛的函件中说:“中国之待各国商人,不能有所偏,偏则各国人心不服,是以上年本大臣议定贸易章程之事,……大皇帝不待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此即一无所偏之明证,非专为英国贸易通商所定也。”这反映出当时清朝
A.对外开放态度日趋积极主动B.抛弃了传统落后的华夷观念
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尚未形成D.完全沦为列强侵略中国工具
9 . 1832年,英国阿美士德号沿中国海岸线侦察半年多,详细记录了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处的地形、物产、军备等情况,这些地方正是《南京条约》指定开放的通商口岸。这表明《南京条约》的签订
A.体现了英国的侵华诉求B.改变了侵略者的侵华模式
C.强化了列强在华武装力量D.扭转了英国对华贸易困境
10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