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1 . 如表为1838—1862年英国工业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对表中信息的解释合理的是(        
年度数值(单位:磅)
1838—1842882495
1843—18472090406
1848—18521664416
1853—18571738872
1858—18624127611
A.英国获得对华贸易特权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2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丝类出口由丝织品为主变成生丝为主,1860—1911年间,丝绸仅占丝类出口的17.5%,远低于鸦片战争前的63%。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低税率致使贸易陷入被动B.世界市场被西方列强主导
C.民族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D.全球市场和产业分工改变
3 . 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农产品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B.鸦片大量涌入取代槟榔成瘾品地位
C.外贸格局的剧变带来槟榔价格上涨D.太平天国兴起导致槟榔运输的阻隔
4 . 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里的“暴力”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 . 《天朝的崩溃》记载了如下史实:“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浙江前线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550人到达,余下450人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浙江,攻陷吴淞,正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这一史实反映出清军(     
A.未能完全发挥本土作战优势B.贪污腐败加剧战争失败风险
C.缺乏中央集中管理作风涣散D.武器落后致使战斗意志低落
6 .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各项内容,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   ④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7 . 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机构。1834年,英国人率先在广州私设邮局,法、美、德、俄、日等国纷纷效仿。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其中日本开办的数量最多。据此推知(     
A.中国国家主权逐步丧失B.近代中国邮政平稳发展
C.日本损害中国主权巨甚D.英国优先获得邮件信息
8 .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近代民主国家意识觉醒
9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向中国大量投资D.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022-03-17更新 | 325次组卷 | 6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B.中国丝茶生产的迅速发展
C.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D.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2022-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