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时人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洋人从此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对这一现象理解 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B.使列强借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
C.有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D.导致了城乡经济凋敝生产萧条
2021-11-04更新 | 530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若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的现象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D.鸦片战争之后
3 . 鸦片战争爆发后,在福建厦门,人民机智灵活的斗争使英军不得不逃往鼓浪屿;在宁波、镇海、定海,人民奋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在靖江、扬州、松江、瓜州等地,人民的斗争给予英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说明,鸦片战争.
A.促使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造成爱国与忠君思想相分离
C.刺激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生D.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4 . 鸦片战争后,有华商通过购买或租赁轮船交由洋商代理以获利,引发不少华商竞相效仿。1867年,总理衙门颁布允许华商自购轮船经营的章程,但“不得私赴沿海别口,亦不得任意进泊内地湖河各口”。这反映了清政府
A.鼓励发展轮船航运业B.改变传统的抑商政策
C.反对民间资本进入轮船航运的守旧倾向D.防范洋商垄断航运业决策中的矛盾心态
2021-09-14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一)模历史试题
5 . 1841年8月,英军侵略厦门,当地防御的清军共计5680人,但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因绿营分属不同指挥系统,导致4300余人中参战者不足2000人。这反映出
A.民众的民族意识缺失B.清政府政治上腐朽不堪
C.清政府缺乏主权意识D.清朝军事制度有待完善
6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外流一览表。据此可知
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183813877144
18392189829
1840—3519872
18411662381
18429798644
184322826398

A.战前英国贸易逆差严重B.鸦片输入危害深重
C.战后英国倾销工业产品D.中国丧失关税主权
7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8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2020-10-15更新 | 618次组卷 | 4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遭破坏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弛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2020-10-12更新 | 408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10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0-09-03更新 | 371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