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2 道试题
1 .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1821—1850)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当放弃”指的是(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B.允许通商口岸设厂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
2 . 美国外交官顾盛曾提出“按照欧美奉行的国际法,每一外国人居住或暂留在任何基督教国家内部应服从该国的法律”,但在与回教国家的交往中,则采用了一个不同的原则,即“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不受当地官员的管辖,他只服从本国政府所派公使或其他官员的管辖”,并规定美国在华侨民“应当适用”这一原则。与美国这一“规定”相关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五口通商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3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后所做的部分知识点小结。其中④属于(     
①属于由于鸦片战争失败,②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③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等。④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历史结论B.历史事实C.历史过程D.历史原因
22-23高一下·浙江湖州·期末
名校
4 .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与右图漫画内容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06-25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冲积于厦口(厦门)”,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则材料可用以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B.厦门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C.传统家庭手工业已被机器大生产取代
D.政府主动开放以应对对外贸易形势变化
6 .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以上内容属于(       
A.历史事件的叙述B.历史影响的评述C.历史原因的分析D.历史结论的阐释
7 . (1858年)11月8日签订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规定:鸦片弛禁后,在通商口岸交纳每箱三十两的进口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获得协定关税权B.该条约为《虎门条约》
C.英国实现鸦片贸易合法权D.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3-03-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攫取特权B.倾销商品C.掠夺原料D.资本输出
2023-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先汉兴学校、五河致远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后满汉官僚对于《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都能接受,倒是条约中提及今后双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令他们很不满。这表明清政府(     
A.具备近代外交意识B.践行抵御外辱精神
C.固守传统外交理念D.抛弃夷夏之防观念
2023-02-08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0 . 《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可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中法北京条约》规定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土地,自由建造教堂。由此,西方传教士像鸦片一样涌入中国。在其影响下 (     
A.林则徐开设译馆收集西方情报和知识
B.反洋教运动在教民纠纷中不断发生
C.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军
D.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掀起反洋教斗争
2023-01-06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一)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