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2-26更新 | 620次组卷 | 183卷引用:2010年4月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
2 . 它被看作是西方用毒品和武力毁灭中国的开始,开启了恃强凌弱的西方凌辱中国的灾难世纪,也开启了中国为成为现代强国而奋斗的世纪。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3 . “这场可耻的战争让文明世界在远东获得了贸易上的极大便利,而大清国却开始丧失她控制毒品进入其国境的全部国家权力,整个国家的财政在急剧缩减。”这场可耻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 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逐渐解决鸦片的纠纷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5 . 这一特权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虐、走私贩毒、进行各种犯罪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凭借这一特权在中国杀人越货,横行无忌,而每每逍遥法外。这一特权指的是(     
A.协定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开放通商口岸D.领事裁判权
2022-12-06更新 | 76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货物关税的比较示意图(单位:担)。图中现象(     
A.增加了中国社会财富B.瓦解了中国封建经济
C.便利了列强经济掠夺D.打开了中国国内市场
8 . 因为《南京条约》有五口通商等规定,英国方面遂借口须就相关具体事宜与中国地方官员“审慎议定”,于1845年达成了中英《上海租地章程》,使得英国先行“合法”在上海开设租界,然后其他国家也得以在上海设立租界,进而作为“国中之国”的外国租界扩大到中国多个城市。可见,租界的设立(     
A.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明显例证B.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一起D.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9 .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各项内容,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   ④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10 . 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     
①“鸦片之战”揭开了近代化第一篇章   ②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
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城下之盟”取得设厂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