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1 道试题
1 . 清末,汉口、上海、福州、宁波等地颁布章程或告示,禁止制贩假茶、劣茶。在上海,江海关要求各洋商在沪购运绿茶时,“乘公抽提,各该号茶商均以化学实验,如再验有滑石、白蜡等粉谊染、欺伪各弊,即将该号箱茶全数充公严罚”。这可用于说明(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注重诚信B.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互动
C.地方政府重视外贸的持久性D.中国茶叶销售走向了全球化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2 . 据图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推动了传统手工业进步D.刺激了列强进一步侵华
2024-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农作物大量向市场销售,华北地区农村定期集市数量也日益增多。集市除出售传统的棉花、棉布、烟草外,小麦的出售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部分地区小麦的出售率甚至超过50%。与此同时,廉价粗糙的高粱的出售率却远低于小麦,甚至每年需大量外运高粱投放集市以弥补市场的不足。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华北(     
A.农业生产深受市场因素影响B.农民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C.贫困是集市发展的重要诱因D.农产品区域性分工日趋明显
2024-05-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磅)。对此认知合理的是(     

A.英国对华贸易处于顺差B.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协定关税便利中英贸易D.英国对华出口遭到自然经济抵制
2024-05-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40年后,时人有诗描述长江三角洲的村镇: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说明当时长江三角洲(  )
A.农村经济濒临破产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
C.农产品开始商品化D.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19世纪60年代后,浙江双林镇附近农村“男子或从事于打线,且必时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江苏吴江县盛泽镇“以丝织业为业者,殆不下万户,男女作工人数殆在五万以上”。家庭劳动力则集中在丝织业上,或雇人做工。江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B.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C.经济中心地位的辐射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推动
2024-05-05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8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鸦片战争后美国官员表示愿意提供制作枪炮蓝图,“被婉言谢绝”;《南京条约》的苛刻待遇“满汉官僚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双方文书要用平等语气往来……反而使他们不安”。该材料(     
A.没有揭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B.反映统治者固守传统政治理念
C.说明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强调了国家主权意识的重要性
2024-05-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10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有关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美(     
A.插手中国司法审判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
C.淡化在华政治目的D.维护在华利益的功利性色彩
2024-04-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高三下学期“三诊”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牛栏岗歃血盟誓后选出的三元里十三乡三位领袖人物,一位是举人,一位是监生,一位是成功号召十余“社学”的能人,他们聚成了一百零三乡的抗英涌潮。这从侧面反映了(     
A.士绅成为反侵略的主力B.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
C.传统教育蕴含担当精神D.乡里抗英的保守落后
2024-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