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1 道试题
1 . “西学中源”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士人中流行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以下清人言论,体现这一学说的是(     
A.中四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毓桂《匡时策》)
B.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薛福成日记》)
C.中西相合者系偶然之迹,中西不合者乃趋向之歧。(王佐才《格致书院课艺》)
D.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论新旧?(梅文鼎《历算全书》)
2024-04-27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19世纪50年代广州和上海出口茶叶数量的走势图,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中国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此变化B.广东对外贸易逆差大于上海
C.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D.政局动荡是波动的主要因素
2024-04-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1872年的《南海县志》记载:“1841年5月28日、29日,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人与之战,歼敌数百人。31日,民众继续战斗,余保纯(广州府知府)前往劝谕,民众才离散。”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县志对还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②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民众支持清政府抗击英军的斗争④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流行于浙江省的一张关于英国水兵的漫画。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军民对英作战勇猛B.传统观念禁锢民众认知
C.政府积极组织抗英斗争D.近代中国军事技术落后
2024-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鸦片战争以前传入中国的西学基本上是以天文历算为中心的宫廷科学。鸦片战争后,西学传播的重点从宫廷科学转向实用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此变化主要是(     
A.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B.统治者生活情趣变化使然
C.民族危机出现的产物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2024-04-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刊载文章展现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来华西人依约深入内陆地区。沙俄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侵入黑龙江以南的东北地区之后,英文杂志《中国评论》特别关注了清朝入关前后的历史及其民族政策与对俄关系。这些活动(     
A.激发了国人的办报热情B.为殖民扩张提供服务
C.推动了西学进一步传播D.促使中国融入到世界
2024-04-23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1年,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在英国伦敦召开,当时“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参与其中”。清朝朝野士人从赴西游历的官员和商人那里得知有关消息,将其译为“赛奇会”“炫奇会”等,认为其为“炫奇斗异之举者”。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晚清(     
A.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D.近代化进程的缓慢
2024-04-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852年,香港总督府秘书密切尔在一份有关中英贸易的分析报告中指出,1850年末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制造品比1844年末减少将近75万英镑,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的茶叶和生丝完全是以鸦片和金银而非制造品换取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抵制B.中国传统经济的排斥
C.其他列强的竞争D.英国工业产品的昂贵
2024-04-2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9 . 《南京条约》签订后,钦差大臣耆英按照道光帝的旨意向英方提出照会:英国商民在通商口岸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英商归英国管理,内人由内地惩处,俾免衅端。英国除广州外, “多得四处通商口岸,系大皇帝逾格天恩”,若他国要求去福州等四处口岸通商, “应由英国与之讲解,俾仍在粤通商,无致生事”。这一交涉(     
A.体现清廷努力挽救国家主权B.标志着清朝外交走向国际化
C.凸显清政府维护和约的诚意D.反映清政府对国际法的无知
2024-04-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令外国人疑惑的是,鸦片战争后与清朝政府签约的时候,清朝大臣态度似乎并不是非常认真,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中方没有翻译,对约文的英文本全不过问;而对中文本的字句也不做仔细的斟酌。”这(     
A.反映了当时国人缺乏契约精神B.表明清朝政府并不打算履行条约
C.体现出清朝官员坚持华夷有别D.导致中国外交处于被动不利局面
2024-04-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