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34次组卷 | 10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成为人们的历史常识。现代一些学者质疑这个传统观点,认为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形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转折点。这是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A.推动统治者的制度变革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导致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3 .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 . 1859年,英法进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文书,见大沽口海河堵塞,指责中国失信并派随带的海军进攻,僧格林沁下令狙击。对此,清朝解释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权。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半殖民地程度加深B.近代海防兴起
C.闭关自守不断强化D.主权观念萌发
2023-03-22更新 | 446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事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6 .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2829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2019-01-30更新 | 2683次组卷 | 5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同文馆C.军机处D.外务部
9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9-01-30更新 | 1819次组卷 | 5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订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