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近代某条约体系让欧美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俄国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该条约体系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 . 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除涉及外交支川税项外,所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洋员)问接指挥地方税务司(洋员)。这反映出(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B.晚清关税管理近代化的努力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末新政收回了海关人事权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自1865年起,各通商口岸按照总税务司的要求,在年度贸易统计之外,另外编制年度贸易报告。海关总税务司专门发布通令,要求各关务必按时寄送年度贸易报告,如果延误,各关必须向总税务司呈递公文,说明缘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关税被列强所掌控B.内政外交丧失独立性
C.外贸管理趋向规范D.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4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推动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产生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1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
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
6 .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12-21更新 | 392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C.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2019-01-06更新 | 1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顺德华侨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周测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6年,清政府派张荫棠入藏“查办藏事”。在西藏地区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下为改革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如有好医进谗,或劝坦英,或劝坦俄,此皆可杀”。他力图改革西藏的政体,建议朝廷“将驻藏大臣帮办大臣两缺裁撤,改设行部大臣,并势以重权,便宜行事”,“所有达赖、班禅等,均归节制,”“其下应设左右参赞,左右参议四缺,分理内治外交各局事务,达赖班禅尝加封号,优给厚精、专理黄红教事务。”

材料二重视经济的发展,在西藏发展交通、强调振兴商业,鉴于西藏纺织制革技术落后,提出“易于江孜设工艺局,学制熟皮,并购机器以织错植,此可易于外销并得重价。”主张发展盐业,“设局征税,官商并运。”凡有矿产之地,准汉藏人等赴局领照,划定地界集股开采。

材料三指出“应派南北洋制造局匠头来藏,另购机器,以图扩充”,凡此做法,皆为利于武器供给,保证兵力武力。

材料四藏民“多不识藏文,既系中国百姓,又不识汉文,不懂汉语”,为了“使藏民人人能读书识字,以开民智”,指出达赖班禅应专管教育及如何广兴教育等措施。汉藏兼教。提出西藏应该办报,“设汉藏文白话旬报,派送各地,激发其爱国心,而进以新知识”。

——冯丽霞《试论张荫棠查办藏事的性质》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在西藏实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在西藏改革的措施。

9 . 1861年前,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宜。该变化说明清政府
A.天朝上国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开始具有近代化性质
C.设总理衙门取代旧对外机构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萌生
10 . “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