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如图为冯印澄在新华社刊发的名为《魂牵梦绕》的漫画。漫画中两座哭泣的铜像离开家最有可能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 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B.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C.战争没有触及到普通民众D.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2023-0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条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北京条约》   ⑤《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⑤
2022-09-3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意识到变革政治的必要性B.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冲击
C.作出反对修约的外交姿态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2022-08-28更新 | 8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6 . 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     
①“鸦片之战”揭开了近代化第一篇章   ②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
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城下之盟”取得设厂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如表是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销量估算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2—1837(年均)521260.520060.5
1861625312.5202.5110
1871819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A.茶叶的产销受世界市场影响B.茶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C.垄断了世界茶叶生产和市场D.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逆差
8 .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言论内容出处
19世纪5O年代初一个在中国的3个省份中住了1O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人会承认我们的布和他们的布一样好。就我对于布的知识而言,他们偏好土布是正确的。杨贤镐《外贸史资料》
1847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说:“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英国蓝皮书《1846年中国各国贸易报告》

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
C.在华英人不了解中国市场D.中国传统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9 . 读下图

上海洋货外贸埠际转运占汉口进口比重图(1864—1899)

                                 ——资料来源:《上海与汉口的外贸埠际转运》


据此可知,19世纪后半期(  )
A.长江流域经济联系密切B.上海外贸位居全国首位
C.内地与沿海地区同步发展D.汉口对外贸易逆差显著
2022-06-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②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④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