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该材料最能表明(     
A.中国半封建程度加深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民族矛盾不断加深D.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024-02-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领土面积丢失最多的条约是(     
A.《中俄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英、中法《天津条约》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024-02-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75年11月,恭亲王奕䜣上奏指出:“诚以古巴、秘鲁,于华工多方虐待,若不派员驻扎,随时设法拯救,不独无以对中国被虐人民,且令各国见之,亦将谓中国漠视人命,未免启其轻视之心。”清廷遂于1877年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细化了对古巴华工的保护措施。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近代外交意识发展B.国际地位逐步提升
C.抛弃了传统夷夏观D.重视改善民众生活
4 . 1843—1894年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人办的工厂,有的维修轮船,有的加工农产品,有的生产和经营肥皂、火柴、水泥、食品。这些工厂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据此推知,该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D.既有条约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
2024-01-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歙县志》记载:“(明中后期的徽州)田少民稠,商贾居十之七,虽(即使)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微州地处江南区域,既有丰富的土产,又能依靠运河沿线一带的苏、浙等商业重镇,对外贸易的货物供给自不必说。至于如何躲避重重官禁将货物运达输送,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购销网络。研究表明,徽商的购销网络是海上和陆上贸易的双向性销售,由海商、行商和坐贾或手工作坊三者构成。其中,行商既是负责将国内货物送达海商的媒介,也是将海商从海外收购到的商品运送回坐贾或手工作坊的中间人,而坐贾或手工作坊则是“源头活水”,他们或是深入农产品之地收购或是从事深加工,成为一级货源。

——摘编自张晗《论明代徽州海商的形成及作用》等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洋行(特别是英国洋行)的分行把大部分棉制品运进汉口等商埠。汉口十一个大华商定期在上海通过其代理人购买进口的布和纱,然后把货物转售给汉口的零售商和从湖南及河南前来汉口购货的商人。18961897年兰开夏访华代表团报告说:“在整个长江流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西方商人从事棉制品的进口(对华输出)贸易,除上海外,英国资本已经从汉口等口岸撤出,并且一直没有向重庆等新口岸投资。”有些专利商品或体现先进技术的商品,从20世纪开始时便建立了由西方人监督的中国代理商销售网。直至清末,进口货物的大部分销售业务仍操在中国人手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和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州海商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进口货物的大部分销售业务仍操在中国人手中”的原因。
6 . 如表所示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出口情况统计(单位:担)。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棉花油类烟叶
186857346144087138141261737
187361291161739125349175595150
1878673431898955233101007911122
188365978198707622073434911403
18887678021674602025466495267128
1893941541820828576155152069110513
18981088211538600273739357976371137
19039482316577530759521541075163959
19081290901576136613509733943144857
191112992514628038777441582573199048
A.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B.经济主权已彻底丧失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7 . 如表为1880—1893年俄国商人通过中国汉口向俄国输出茶叶情况简表。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输出量/千克年份输出量/千克
1880219786118876066059521
18813259016 1888811693088276
18824393231188983799198102
18834932000189010839124275
18845298476189111826524434
1885403276443718927726026630
18866232960436189310494593218
A.俄国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B.近代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汉口地区种植的茶叶受到俄国人欢迎D.近代企业凭借茶叶经营获取利润
8 . 1854年,英法美三国照会清政府,要求全面修改条约。提出的要求包括:允许外国人进入整个中国内地,至少进入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实行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改订税则。其实质是(     
A.协调平衡各国矛盾B.扭转正当贸易逆差
C.满足列强资本输出需求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023-02-11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1857年3月马克思曾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马克思意在强调(     
A.中国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D.中国的独立与主权遭到了严重侵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虎门销烟发生后)托利党议员格兰斯顿反对内阁发动侵华战争的议案。他说:“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英国国旗在广州上空的升起是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但是,首相巴麦尊否认他的内阁支持这种不法的鸦片贸易,以此手法巧妙地转移议会辩论的中心。最后,托利党的反战决议案只以五票之差被否决。

——摘编自崔瑞德等主编《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揭开了资本主义列强大举入侵中国的序幕。继此以后,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以腐败的清朝政府失败、在炮口下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根据这些条约,列强在中国夺得了掌控海关管理等特权。这是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贸易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最主要的标志。

——摘编自王炎《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关系的 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政体的哪些特点?简析格兰斯顿反战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半殖民地化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