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
地丁税3281334076.4%2366691126.39%
盐税498587111.62%71724308%
常关税470481410.98%25884132.58%
海关税1820677720.30%
厘金1631682118.20%
岁入总数42504205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 . 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以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与之相比,记叙前一次鸦片战争的作品不过称之为《道光洋艘征抚记》。这反映了(       
A.两次鸦片战争冲击了国人思想B.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的崩溃
C.时人对时代变局有了更深感悟D.士大夫对战败事实的遮掩
2023-1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创新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史专家熊月之曾概括了本土想象对上海的看法:在经济层面,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殖民层面,上海是“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在道德层面,“上海既是罪恶的渊薮,同时也是文明的渊薮”。

——摘编自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选择“本土想象”的某个层面或全部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可以对现有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质疑或提出新的观点;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4 . 19世纪中叶,在上海为美商服务的买办吴健彰出资捐得候补道,后因协助上级镇压民众的抗英斗争,逐步升职为署理上海道(官名);广州同孚洋行出身的买办潘仕成,也以八万两白银捐得候补道,后被两广总督委以重任——处理“夷务”。这表明晚清(     
A.政治权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新兴社会力量引领政治改革D.买办人士情势凸显统治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为1864—1930年上海洋货外埠转运占全国进口比重图。据此推论可知(     
       全国进口总值按100%计算

   
A.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很迅速B.列强侵略加深导致外贸逐渐衰落
C.世界大战推动上海外贸发展D.贸易格局改变影响上海洋货进口
6 .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B.内忧外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
7 . 鸦片战争以前的外交,是基于朝贡体系的外交,“夷狄”按时朝贡,表示对天子的忠诚。《南京条约》签订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外交逐渐不再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而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转变(       
A.避免了中国主权方面的丧失B.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C.导致中国对外交往处于被动D.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
8 . 自1854年起,英国就开始与清政府交涉,提出了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要求,酝酿全面修改条约。随后,法国和美国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要求。列强此举的本质意图是
A.全面修改不平等条约B.变中国为列强殖民地
C.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9 . 外交权本是国家事权,须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但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却把权限下放到地方,形成了五口通商大臣和三口通商大臣之制。清政府此举
A.满足了对外交往的需要B.反映了外交的艰难转型
C.削弱了地方督抚的权力D.便利了西方商品的倾销
10 . 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
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