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

(1)结合材料一指出相关的19世纪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2)材料二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事件名称,并对所选其中之一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材料三: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

(3)材料三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01-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 .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原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观察下图,对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
A.由英法联军一手造成的
B.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
C.永远警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
D.激发清政府英勇抗敌的斗志
3 . 观察下列图片,从下图《抢劫》到下图《魂牵梦绕》,两幅图片涉及的战争场景是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B.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C.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下图左、右两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划分“势力范围”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C.进行资本输出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5 . 右图所示惨状由哪国在何时造成(       
A.英国,1842年
B.英法,1856年
C.英法,1860年
D.八国联军,1900年
6 .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2016-11-27更新 | 71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安徽淮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7 .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以下要求。

指出图1与图2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并利用配图文字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逻辑关系的认识。(要求,逻辑关系明确,认识合理。)

例:转折关系:晚清华工出国是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以被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1979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是以主动的姿态投身全球化浪潮。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有主动开放,但因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开放效果并不好,因此可以把改革开放作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真正转折点。

8 . 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9 . 下列关于该图斜线所示区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能够出现在唐朝前期的疆域图中     
②元朝时,该地区属于岭北行省管辖     
③清朝前期该地区属于黑龙江将军管辖        
④沙俄在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割占了该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右图是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所拍卖的我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这是西方列强通过下列哪次战争所抢走的中国国宝?(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016-12-07更新 | 5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