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1854年,英国政府要求与清政府修约,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地进入中国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等。这表明英国(     
A.对华侵略政策发生了变化B.开始以经济手段控制中国
C.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2 .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3 . 如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1853- 1859 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年份总出口量福州出口量占全国总量比%
1853年1050810595005.7
1854年119034020490017.2
1856年130677040972631.4
1859年110915246594442.0
A.战乱局面造成特殊影响B.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C.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D.沿海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 . 下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反映出(  )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5211
18646331
18735813117
A.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B.中国半殖民化不断加深
C.中国海关日益走向近代化D.清政府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2023-12-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4%,1920年增加为14%。1914年到1920年,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即增加了97%。同时期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并由入超转为出超。

——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沉沦”,直到北洋军阀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个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上升”因素,但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往后,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逐渐走出“谷底”。此时,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随着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虽然“沉沦”的因素仍然存在,但社会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的主流因素,历史发展呈现出“上升”态势。

——摘编自张海鸥、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时段,围绕“沉沦”与“上升”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需涵盖“沉沦”与“上升”两种态势,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1-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近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的记载。据表可知(     
时间版本记载
1899《东洋史要》自五口通商以来,罪徒多受雇于外船。冀免被捕……有挂英国旗之商船名亚罗号者,清廷官员捕清人十二名以去,香港知事巴笃斯怒,诉于两广总督,不得要领。
1911《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广州绅民自三元里决战后,与英人积嫌已深……英人以条约为词,数请入城,不得;(叶)名琛益自负,凡遇交涉事,驭外人尤严。
1933《新亚教本·初中国史》原来鸦片战争,粤人受帝国主义压迫,最先感觉苦痛……英人终不肯罢休,为要完成他的东方侵略政策,便借端开衅。
1937《开明中学讲义》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者已看破了中国的弱点,便处处挑衅。中国虽受帝国主义的武力压迫,缔结了不平等条约,但政府与人民的排外倾向,并不因此而衰退。以此之故,当太平天国及捻回之乱发生时,又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事情。
A.历史记载随着时代发展趋向全面B.时代观念变化影响历史教本表述
C.教科书编者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D.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未形成定论
7 . 19世纪中叶,在上海为美商服务的买办吴健彰出资捐得候补道,后因协助上级镇压民众的抗英斗争,逐步升职为署理上海道(官名);广州同孚洋行出身的买办潘仕成,也以八万两白银捐得候补道,后被两广总督委以重任——处理“夷务”。这表明晚清(     
A.政治权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新兴社会力量引领政治改革D.买办人士情势凸显统治危机
8 . 近代中国对外称词的演变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材料   对外称词的演变

1860年前1860年后
红毛,红毛番,红毛番种,西夷,洋夷,西洋夷,番人,他国夷,外夷西洋人,西国人,欧人,洋人,西人,西土,洋妇,洋客,外国人
西夷,各夷,诸蕃,杂蕃,外夷泰西,西洋,西方,各国,诸国,列国,外邦,外洋,外国,外城
海外诸番西洋各国,欧美各国,西洋国,泰西诸邦
英夷,法夷,米夷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
夷船,夷舶,夷炮洋船,洋舶,洋炮
夷学,夷技西学,西法,洋技
夷政,夷俗西政,西俗
夷情,夷务,夷事西情,西事,洋务,外务
华夷,夷夏中外,中西

——据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


请根据上表,概括指出1860年后中国对外称词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4-01-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他们暂时减缓了对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转而寻求相互的合作,因此造成了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外和好之局。一部分在经世之风沐浴之下的士大夫群体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悟。他们关注夷人夷事,逐渐意识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由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演进到与西方展开商务贸易,酝酿并提出了“商战”思想。 “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等较为普遍的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清政府因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如兴办民用工业、减免船捐、修扩船只等,借此来与洋商竞争。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如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前,就明确希望该局“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以免各口岸轮船生意尽为洋商所占”。

——摘自闵红武《论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

材料二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中国逐步改变了以往“联苏反美”“联美反苏”的所谓“一条线”战略,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实行“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摘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外交向“商战制夷”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方向,并说明这一调整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
2023-11-2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如何称呼来自遥远欧洲的人群,在近代中外交涉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1832年,中国官员在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的批文中按惯例称为“该夷船人……”,英国船长认为“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为此大为光火。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也指出“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并明确提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材料二:1895年,面对大国地位的衰落和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改良派和革命派以各自的方式展开救亡运动。1895年发生或萌发的诸多事件,加速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对近代中国有着多重意义。

——摘自孔亭《1895年:近代中国的多重意义》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对欧洲国家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改良派和革命派各自开展的救亡运动,分析它们在“加速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上的意义。
2023-12-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格兰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