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在致总理衙门的信中写道:“粤省民间素用花生油,……而花生之利为最。山农贫苦,以此为生,花生既收,必须榨制工作万千藉以糊口,即榨油所余之花生枯如北方之豆饼,用以粪田种蔗,取资甚多,为利甚厚……自火油(石油分馏出的煤油)盛行,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价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制稀则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这反映出(       
A.外资经济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火油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燃料
C.机器制成品排挤传统手工业产品D.花生减产动摇国民经济基础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这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意在(     
A.维持并扩大对华殖民贸易B.以经济利益诱惑清廷屈服
C.强迫清政府允许公使进京D.借助太平天国向清廷施压
3 . 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4 . 1850—1851年,英国首相巴麦尊为逼迫清廷修约,多次叫嚣要占领长江下游地区的战略据点,“中止大运河和长江汇合处的粮食运输”“切断对北京的大米供应”。这从侧面体现出(     
A.英国试图打开中国的粮食市场
B.交通命脉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C.大运河是南粮北运的唯一通道
D.长江下游地区是英国侵略重点
5 . 1863年英国军医戈登出版了《一个英国军医的中国观察实录》一书。书中提到他考察了英军官兵在中国的健康状态,制定了远征军在东方的军事卫生策略;探究东方的气候环境对欧洲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致病因素,寻找治疗方案。据此可知(     
A.世界医学取得了巨大进步B.英国对侵华战争准备充分
C.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增强D.中西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
6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7 . 下表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输出量统计(单位:担)。据表可知,当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1868

57346

1440871

38141

261

737

1893

94154

1820828

576155

1520691

10513

1873

61291

1617391

25349

17559

5150

1898

108821

1538600

273739

357976

371137

1878

67343

1898955

23310

10079

11122

1903

94823

1677530

759521

541075

163959

1883

64978

1987076

22073

4349

11403

1908

129090

1576136

613509

733943

144857

1888

76780

2167460

202546

64952

67128

1911

129925

1462803

877744

1582573

199048

A.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B.新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C.中国主动实行对外开放D.传统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2023-08-04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B卷)
8 . 恩格斯在评价中国近代某场战争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可以为之佐证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三元里英勇抗击英法联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
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甲午中日战争爱国官兵英勇表现壮烈牺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1868—1900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量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B.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
C.关税主权遭受侵犯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3-07-11更新 | 22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43年,中英条约规定“各国既与英人无异,……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之后西方列强与中国订立条约时均援引此款:1871年中日签订条约时,清廷代表李鸿章则首次取消了“一体均沾”的条款;而中俄伊犁交涉时,左宗棠指出,“本意在持平办理,务使中俄商人均沾利益,两不相妨”。这反映出(       
A.中西间友好交往的不断加强B.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增强
C.洋务运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D.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