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且在实际征收中税率不限于1%,有的高达20%以上。


请指出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对其进行解读。
2023-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1853- 1859 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年份总出口量福州出口量占全国总量比%
1853年1050810595005.7
1854年119034020490017.2
1856年130677040972631.4
1859年110915246594442.0
A.战乱局面造成特殊影响B.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C.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D.沿海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这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意在(     
A.维持并扩大对华殖民贸易B.以经济利益诱惑清廷屈服
C.强迫清政府允许公使进京D.借助太平天国向清廷施压
4 . 在《天津条约》签订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洋商也不能例外。《天津条约》则规定了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海关再纳一“子口税”,就可遍运天下,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一规定(     
A.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B.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反映了内地对改善交通的重视D.体现出海关工作效率的提升
2023-10-05更新 | 46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中国第一个出使外国使团,由美国人浦安臣率领。该图说明了(     
A.中国外交走向殖民化B.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美国控制中国外交D.中国与西方国家平等交流
2023-04-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历史试题
6 .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第十六款的中文规定是“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对应的英文内容直译是“由双方公平公正地处理”。《烟台条约》第三端第三款将“会同”两字的本意解释为“观审权”。这说明(     
A.中文比英文内容更严谨B.英国的司法权得到扩大
C.中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D.法律程序应具有可操作性
2023-04-2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二)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事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9 . 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