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宣传画作为一种简洁的视觉化图像语言,是历史的形象记录,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图1、图2分别是1951年、2013年创作的宣传画,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加紧生产,多打粮食)                    图2(新市民篇)


从多角度比较图1、图2中社会主义建设宣传的相关信息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这一措施旨在(     
A.冲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3 . 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对此陈云说到:“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为解决经济和财政窘境,稳定全国经济秩序,党和政府(     
A.发展工业化,改造生产关系B.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D.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4 . 下图是创作于1952年的年画《互助丰收》,该作品反映的主题是(  )
A.农业机械化的普及B.农业合作社取得重要成果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在中共中央指示下,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全国工业企业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村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有的劳模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这一运动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响应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
C.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政策D.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9年4月10日,刘少奇同志在天津考察期间,倡议在大型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协商处理有关生产、生活、工资、福利待遇、裁员、劳动保护等事宜。这一倡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私营企业
A.解决劳资矛盾迅速恢复生产
B.接受国家领导实现公私合营
C.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消除剥削现象人民管理政权
2021-05-16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9 . 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加剧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为此,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该措施是
A.“打土豪,分田地”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抗美援朝D.合理调整工商业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10 . 下图是1951年凌虚、徐京创作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互助合作道路,串联了周围几户农民,组建“陈永康互助组”。该作品反映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已开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