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人民政权B.加大财政投入C.建立国营经济D.实现工业化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下图为《东北日报》创刊九年来的重大报道内容梳理示意图。据此可知,《东北日报》(     

A.见证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B.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C.是研究东北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D.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热身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发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同时,鼓励私营进出口商通过联营等方式组织起来,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至1951年,各口岸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中,私营出口约占64.8%。这些做法(     
A.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利用外资增强市场活力
C.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作用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4-05-1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为1950年李桦创作的版画《学习》,表现了工人的日常学习生活,画中左上角墙上的文字“努力学习,建设祖国”正是这幅作品集中想要表达的含义。该作品(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反映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果D.表达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024-05-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九校2024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某同学查阅资料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概况表。对其认识合理的是(     
时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财政收入粮食产量钢产量
1950年33.2%62.17亿元1.32亿吨61万吨
1952年43.1%173.94亿元1.64亿吨135万吨
A.国民经济形势好转B.新中国工业基础较好
C.计划经济成效显著D.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6 . 坚持道路自信是中共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1949年3月毛泽东作的报告

(2)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是哪次会议提出的?指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3)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4)为实现材料四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怎么体现的?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黝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依据材料五,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24-01-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环城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我国1950年某画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工业化战略激发了工人劳动热情
C.民众为建设新中国积极贡献力量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2024-01-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10月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总收入(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
1966253417.3%558.724.4%
19672104.516.9%419.424.9%
19682015.34.2%361.313.9%

——以上材料据《新华文摘》等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2)针对材料二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谈话的思想精髓,分析“南方谈话”的意义。
2024-0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李琦1950年创作的年画《农民和拖拉机》。当时创作这幅年画意在(     
A.号召农民参加边区生产B.表达民众美好生活的愿景
C.庆祝农村完成土地改革D.宣传国家过渡时期的蓝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模归来》 (宣传画,1951年)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